主播誘導打賞行為算詐騙嗎?
作者: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 陳婷婷 發布時間:2024-03-05 瀏覽次數:2402
刷到榜一大哥就可以有工程做?
直播打賞還可以擁有甜蜜婚姻?
王女士的抖音號昵稱是“某某建設王姐”,翻看其抖音作品,大多是工地巡視、開工典禮等短視頻,其自稱是某某建設公司董事長、外籍身份,坐擁幾十個億工程。
老李是專門做工程的包工頭,偶然在抖音上刷到王姐直播,王姐靚麗的形象首先吸引了老李的注意,又聽到王姐稱她可以給直播打賞最高的人介紹工程做,甚至還可以與其領證結婚。一向對做工程敏感的老李瞬間嗅到了“商機”,之前還有一絲懷疑的老李,在查看王姐抖音作品后,更加確信王姐的關系網,于是加了王姐好友主動示好。
一來二去,老李與王姐漸漸熟悉,雙方確定男女朋友關系。王姐就帶老李去看工地,許諾某片區的土方、鋼結構廠房工程會全部包給老李做,但還是要送點禮物維系人情。老李便自掏腰包買了茅臺、茶葉等禮品送給王姐打點人情。
經過一段時間相處,老李徹底被王姐的人格魅力折服,奔著結婚目的,先后在王姐直播間打賞2萬余元,為王姐購買車、黃金首飾及各種禮品10萬余元。但突然有一天,老李發現自己被王姐拉黑了,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王姐詐騙案發后,老李才發現受騙者遠不止他一個,且王姐已經有一名同居5年的男友,在與老李交往期間又與多名異性保持不正當關系,多次以介紹工程、領證結婚等為由吸引異性進直播間打賞。此外,王姐帶他看的工地也與她無半點關系。老李一下傻了眼。
近年來,“直播”已成為時下流行的交流方式,直播平臺粉絲群體龐大,一些主播通過線上直播互動獲取被害人好感和信任,再以建立男女關系、介紹工作等理由,誘使他人在直播平臺充值購買虛擬禮物打賞獲利,有人認為這是普通打賞,有人認為是詐騙,這種行為算詐騙嗎?
【法院審理】該案中,王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網絡身份,使用話術與多名異性建立虛假關系,采用線上、線下等交流方式,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而騙取財物的,構成詐騙罪。淮陰法院最終判處王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追繳全部違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