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許久的你,遇上善解人意、甜言蜜語的高富帥商業精英,是否會為了愛情忘乎所以,毫無底線?小心,從天而降的“天作之合”搞不好就是詐騙分子的圈套!近日,江蘇省如東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打著網戀幌子讓“女友”幫自己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件。癡情女子徐某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適量罰金。

離異多年的女子徐某在網上交友,遇上儀表堂堂、談吐不凡的國外華人商業精英,二人相談甚歡成為“男女朋友”。徐某逐漸墜入愛河,陷入男友編織的美好未來“陷阱”,然后應男友要求提供名下銀行卡多次幫助收轉“境外商業貨款”。

徐某的親友發現后,對她進行勸阻,但徐某仍然執迷不悟,繼續幫助境外男友收款、轉賬。殊不知,所謂男友竟是電詐犯罪分子,所謂貨款也是電詐犯罪被害人的錢款,女子徐某也因電詐幫兇淪為階下囚,美好愛情“支離破碎”。

法院經審理查明,2022年4月,被告人徐某在明知提供銀行卡及關聯信息可能被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下,將其名下建設銀行卡及關聯信息提供給他人使用,并通過手機轉賬等方式幫助他人轉移贓款。期間,上述涉案銀行卡資金總流水共計人民幣67萬余元。其中,已查明網絡詐騙資金人民幣50萬元被轉入被告人徐某的上述賬戶內。鑒于被告人徐某系共同犯罪從犯,具有坦白情節,且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酌情從輕處罰、從寬處理,法院遂作出如上判決。

法官提醒:網絡交友需謹慎,“真情”陷阱只為錢。在網上婚戀交友,一定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要為對方的甜言蜜語誘惑,網絡是虛擬世界,對方的真實情況你一無所知,全憑所謂的感情信任。對于“借錢”“借銀行卡”“借身份證”等涉及個人隱私、財產的情況,千萬要保持高度的警覺,始終保持頭腦清晰,保持法律和情感的界限,絕不能混為一談,不然最后感情、財產、自由都落空。

法條速遞: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