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022年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去年,全省法院共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7萬余件,審結近3.3萬件,通過判決及調解為權利人挽回損失14.52億元。

新收的2.7萬余件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涉著作權糾紛1.4萬余件,居首位。新收的410件一審知識產權刑事案件中,假冒注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占絕對比例,制假領域主要涉及白酒、鞋服、化妝品、保健品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

2022年,我省增設無錫、徐州知識產權法庭,確定基層法院管轄標的額為500萬元以下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增設13家基層法院。目前,全省共有4家知識產權法庭和50家基層管轄法院,數量均位居全國首位。基層法院受理案件數占全省一審案件數65.25%,同比增長10.52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催生大量涉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涉網絡服務、流量、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推薦、平臺強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惡意干擾搜索排序結果、開源軟件等新類型案件增多。去年全省法院新收涉互聯網知識產權案件8106件,其中,受互聯網文化產業發展等影響,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6392件,同比增長45.37%。

我省法院持續加大最嚴格司法保護力度,去年在97件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確定賠償數額,同比增長21.25%,判決賠償額50萬—300萬元的有278件,300萬—500萬元的有27件,500萬元以上的有35件。省法院知識產權庭連續3年被國家版權局評為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我省法院一審審結涉西門子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依法保護“西門子”“SIEMENS”知名商標及企業名稱權,全額支持權利人1億元損失及16萬余元合理維權費用的賠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