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近日,睢寧法院李集法庭把法庭搬到村委會,就地審理一起贍養費糾紛案件,并邀請李集司法所所長、王鋪村村委會成員及村民群眾參與旁聽庭審。

原告周某84歲高齡,因與部分發生矛盾,子女不愿意贍養老人,老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單靠養老金無法滿足生活需求,無奈之下,老人向法院起訴,要求子女履行贍養義務。

受理案件后,為盡快解決老人贍養問題,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承辦法官決定前往老人所在村委會進行巡回開庭,同時也能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效果。

開庭前幾天,承辦人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聯系約談等方式多次與原被告取得聯系,并對案件大致情況進行了解。并充分聽取原被告各方的意見和訴求。庭審中,承辦法官認真聽取當事人訴請,嚴格審查每一份證據,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庭審活動有序開展,案件順利審結。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庭審結束后,承辦法官結合案件情況,向旁聽村民宣講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等相關法律,從子女法定贍養義務、老年人的權益保護、維權方式等方式進行了普法宣傳。李集司法所王所長,結合本次庭審主題,通過一則小故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贍養老人的中華傳統美德。

此次巡回審判,將案件審理過程變成普法課堂,讓司法更“接地氣”。在場群眾紛紛表示,這樣的形式非常好,在家門口就能觀看到審判案件全過程,深刻了解到老年人權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