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一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為“文明守法平安回家”。在第十一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法院召開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典型案例發布會,希望通過發揮司法裁判的教育規制和引領作用,積極引導市民知法、守法,安全文明出行。

發布會上,少年及家事審判庭庭長龔思紅介紹泉山法院2022年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審理情況、主要特點及建議。少年及家事審判庭員額法官高娜公布四起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典型案例。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

一、泉山法院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審理概況

2022年,泉山法院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由少年及家事審判庭集中審理。今年以來,我院受理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479件,其中判決186件,調解89件,調撤率46.64%。其中,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390件,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89件。

二、審理案件的主要特點

(一)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在侵權類案件中占比大。2022年1月-11月審結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在侵權類案件中的占比超過50%,其中涉老年人、未成年人交通交通事故增多,應當引起重視。當事人疏于觀察、酒后駕駛、不遵守交通規則等為事故發生主要原因。

(二)非機動車類交通事故數量不斷攀升,且大部分無保險,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從當前審理的案件來看,機動車基本上都購買交強險,絕大多數購買了商業三者險。但非機動車車主大都未購買保險。僅外賣騎手由外包平臺或第三方公司購買保險,且保險保障水平較低,加之部分騎手不配合、賠償能力差,受害人對騎手及所在單位信息了解少,受害人索賠仍具有一定難度。

(三)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件中鑒定占比較高,影響受害人及時獲得賠償。法院審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多為受傷較重或者較為復雜、矛盾較大的案件,當事人往往會申請對傷殘等級、護理期、誤工期、營養期進行鑒定。鑒定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案件的審理效率,受害人往往不能得到及時的賠付。

三、對涉交通事故問題的建議

(一)要增強證據意識,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在沒有監控的路段發生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應當通過拍照、錄像等保存現場證據據,不要隨便移動現場并及時報警。在醫院治療期間,應當將病案材料、攝片、發票等保留好,以備鑒定、訴訟需要。造成誤工損失的,還應當保留好工資流水、勞動合同、誤工證明等證據,及時依法維權。

(二)要有風險意識,注意提前防范。根據《中國銀保監會關于調整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系數的公告》,交強險賠償限額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并不能足額賠償損害較大的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的,受制于非機動車駕駛人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傷者能否足額獲得賠償沒有保障,因此廣大車主應當注意防范風險,適當購買保險,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失。

(三)加強多方聯動,便捷高效化解糾紛。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事故處理工作快速、便民、利民的需求,泉山法院將繼續加強與交通部門、保險行業的多方聯動,通過行業調解、人民調解、在線調解等,促進交通事故糾紛低成本、高效率化解。

典型案例

案例一、飲酒后交通肇事,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是否應予以賠付?

案情簡介:辛某將機動車交給同樣已經飲酒的李某駕駛,并配合對車輛不熟悉的李某啟動車輛、掛檔,李某在駕機動車掉頭時操作不當,車輛沖上路邊,撞到朱某等5名路邊人員以及停靠車輛、飯店店外設施,致使多人受傷、他人財產受損。經鑒定,李某血液中酒精含量為172㎎/100ml。經認定,李某負交通事故全部責任。辛某犯危險駕駛罪、李某犯交通肇事罪分別被判處刑罰。肇事車輛在某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保險金額為200萬元的商業三者險。傷者朱某起訴要求辛某、李某及某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關于某保險公司是否應當在交強險、商業三者險范圍內承擔責任問題,泉山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范圍內予以賠付,賠償后可以向侵權人追償。醉酒駕駛系法律禁止行為,保險公司提交的商業險條款中明確載明“飲酒后駕駛為絕對免賠事項” 應認為保險公司已盡到提示義務,免于在商業三者險范圍內予以賠付。最終判決某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責任。

典型意義: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要求機動車輛上路行駛必須投保的保險。醉酒駕駛雖系法律明文禁止的違規行為,但為了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法律仍規定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范圍內支付賠償金,保險公司在賠償后可向肇事方追償?!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第三人人身損害,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二)醉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后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保險公司在賠償范圍內向侵權人主張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商業險是車主自愿購買險種,賠償的內容、免賠事項由保險條款進行約定。飲酒后駕駛列為絕對免賠事項,因酒后開車系法律明文規定的禁止性行為,保險公司的解釋說明義務程度較低,保險公司只要盡到提示義務,在保單或保險條款、其他保險憑證中標注,即可免于賠付?!伴_車不喝酒,酒后不開車”,醉酒駕駛違反交通規則害人害己,不僅需要支付巨額賠償款,給受害人造成不可磨滅的身體和精神痛苦,還可能鋃鐺入獄,承擔刑事責任。

案例二、好意同乘案件中,駕駛員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案情簡介:劉甲駕駛機動車免費搭乘朋友劉乙,因駕駛不當,車輛失控,造成單方交通事故,劉乙受傷嚴重。劉乙治療后將劉甲起訴至泉山法院,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

泉山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劉乙雖系免費搭乘,但并不能免除劉甲在駕駛過程中對劉乙應盡的安全駕駛注意義務。劉甲作為機動車駕駛人,在駕駛過程中發生單方交通事故,造成乘車人劉乙受傷,應承擔相應責任。鑒于免費搭乘系樂于助人、樂善好施的民事互助行為,有助于營造互幫互助的社會風氣和塑造良好的道德規范,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經綜合考量,泉山法院酌定判決劉甲承擔75%的賠償責任。因劉乙系車上乘員,不屬于交通事故中的“第三者”,事故車輛并未投保車上人員險,故相應的賠償責任應由劉甲自行負責。

典型意義:“好意同乘”俗稱搭便車,是駕駛員基于善意互助或友情幫助而允許他人無償搭乘的行為,是一種好意施惠的情誼行為?!睹穹ǖ洹返谝磺Ф僖皇邨l規定,非營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對“好意同乘”這一互助行為給予肯定。但同時要注意,“好意同乘”并不等同于完全免責,并不免除駕駛員的安全駕駛義務。同時提醒廣大車主和駕駛員注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購買司機險和乘員險,為車上人員多一份保障。

案例三、被鑒定為符合機動車標準的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駕駛電動車方是否應比照機動車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案情簡介:老人費某駕駛電驅動四輪車接孫子時與步行的王某發生交通事故,致使王某受傷。經鑒定,費某駕駛的電驅四輪車符合機動車的相關定義,王某認為費某駕駛無牌的機動車非法上路行駛,且無任何駕駛證件,應當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

泉山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關于費某駕駛電驅動四輪車是否應認定為機動車,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問題,應從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雖然事故電驅動四輪車經鑒定被認為符合機動車的相關定義,但該類型車輛并非GA802-2019《道路交通管理機動車類型》中列舉的機動車中的一種,而是屬于部分性能標準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我國實行機動車登記制度,費某購買的車輛無購車發票、繳納車輛購置稅發票等不具備申請機動車登記的條件,且我國實行機動車強制保險制度,機動車未購買交強險的,應在保險限額內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事故車輛在現行法律框架下,無法購買交強險,如將事故車輛認定為機動車,則事故車輛應在交強險賠償范圍內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對于費某而言明顯有失公允,不應承受非因其過錯導致的不能購買交強險的后果。因此事故車輛認定為超標電動車為宜,不應當比照機動車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最終泉山法院結合事故監控錄像、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等綜合分析,認定王某在本次事故中承擔自行30%的責任,費某在本次事故中承擔70%的責任。

典型意義:為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推行機動車強制保險制度?!睹穹ǖ洹芬惨幎ㄊ鹿拾l生后,由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先行賠付。當前因種種原因,超標電動車大量存在,老年人駕駛的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多為超標車輛,符合機動車的定義,但該部分車輛無法購買交強險,如果比照機動車,要求無法購買交強險的超標車輛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則過重的增加了超標車輛的賠償責任,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有鑒于此,在司法實踐中,一般不要求超標車輛承擔交強險賠償責任。

老年人駕駛的超標三輪車、四輪車風險極大,為了自身及他人的安全,應提高安全意識,注意往來車輛及行人、避免駕駛上述車輛發生交通事故。

案例四:超過退休年齡還能獲得誤工費賠償嗎?

案情簡介:66歲的劉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傷。經認定,肇事機動車駕駛人王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劉某負次要責任。劉某的傷情鑒定,構成兩個十級傷殘。事故發生前劉某一直在家務農,家庭承包土地1.62畝。肇事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認為高某已達退休年齡,不愿意支付誤工費。

法院經審理認為,誤工費的計算應以受害人是否存在實際誤工損失為基礎,以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作為計算依據。達到退休年齡并不意味著喪失勞動能力,且并無法律明文規定農民的退休年齡,農民因缺乏退休待遇,加之職業特點及生活生產狀況,往往在達到退休年齡后仍然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維持生活來源,如不支持農民的誤工損失則明顯有失公平。劉某提交的證據顯示高某以家庭為單位實際承包了土地,部分家庭成員受傷必然會對家庭生產的整體利益產生影響,故農民在事故致害時也應當獲得相應的誤工費。結合高某家庭承包土地的畝數、誤工期,參照相關標準,酌定按每月800元支持誤工費19200元。

典型意義: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社會應當尊重、鼓勵老年人進行勞動、獲得收益的權利。雖然我國法律規定勞動者退休年齡,但隨著物質水平和人口身體素質的提高,達到退休年齡以后的很多老年人仍可以被崗位返聘、自主創業、務農,繼續在適合的、可以勝任的崗位上工作。誤工費的計算應以受害人是否存在實際誤工損失為基礎,以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作為計算依據,不能僅僅因為年齡而剝奪老年人勞動及收益的權利。支持超過退休年齡的受害人的誤工費,有助于維護老年人的勞作權益,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的社會價值,對推動實現老有所為、保障老有所養的養老模式具有參考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