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付款反提執行異議
作者:如東縣人民法院 石玉 李小鸞 發布時間:2022-06-14 瀏覽次數:3065
法院:認定逾期付款構成違約,駁回異議申請
如東某金屬公司認為其明明已履行生效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而對方建材公司仍向法院申請執行要求給付違約金5萬元,金屬公司向如東法院提出執行異議,請求法院解除對其的查封措施,駁回建材公司執行申請。近日,如東法院審結了該起執行異議糾紛。
建材公司與金屬公司因租賃合同糾紛,經如東法院調解,達成和解協議,金屬公司于2022年2月5日前給付建材公司25萬元,如未按期履行,另行支付違約金5萬元。金屬公司于2月10日將金額為20萬元的匯票背書轉讓給建材公司,另于2月24日銀行轉賬支付5萬元。建材公司認為,匯票到期日為2022年9月份,金屬公司的兩次履行均不符合生效法律文書的要求,遂向如東法院申請執行,要求金屬公司支付違約金5萬元,而金屬公司認為,其已履行生效文書給付義務,建材公司申請執行無任何依據,向如東法院提出執行異議,請求駁回建材公司的執行申請。
如東法院審理認為,2月5日,金屬公司向建材公司發出履行法律文書答復函,告知建材公司其擬將20萬元的匯票轉讓給建材公司用于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金屬公司于2月10日將匯票背書轉讓給建材公司,但該履行方式未得到建材公司的同意,且也非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方式,故金屬公司的該履行行為未能得到實現。此外,金屬公司于 2月24日向建材公司轉賬匯款5萬元。上述兩筆款項的履行時間均遲于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時間,金屬公司的逾期履行行為顯屬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故如東法院駁回了金屬公司的執行異議請求。
法官提醒: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是構建誠信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誠信體系日益完善的法治社會,如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將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法律文書生效后,當事人應積極、主動地履行義務。而有的當事人為自己履行法律文書制造借口,設定條件,拖延時間,因而成為被執行人,影響其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