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羅海峰,1979年出生,現任建湖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先后榮獲全國法院先進個人、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江蘇最美法官等榮譽。

弘揚英模精神

羅海峰辦案執著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一個個當事人消除固執偏見,心悅誠服地接受調解和裁判。

李某和仇某是前后屋的鄰居,30年前仇某在屋后種了5棵水杉樹,如今長得枝繁葉茂,遮擋了李某院子里的陽光,李某在每棵樹的根部表面鋸了一圈,想讓其自然死亡。一場大風吹過,一棵水杉樹在鋸痕處折斷,砸壞了仇家老屋的房梁。仇家起訴要求李家將老屋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并賠償損失。李某覺得自己才是那個受委屈的人,拒絕賠償。

羅海峰接手案件后,考慮到李某的對抗情緒,感到雖能缺席審判結案,但這將傷害兩家多年鄰里情,還有可能使他們從此成為永遠的“仇人”。

庭審前一天晚上,羅海峰再次趕到李家。這次他只字不提案件,而是與李家人拉家常。一片真心實意終于感動了李家閨女,她說出了李某去向。羅海峰連夜驅車前往,找到了正在40公里外幫人收割稻子的李某。李某被他的這種執著精神所打動……第二天庭審現場,雙方最終在羅海峰的調解下一笑泯恩仇。

 “辦案法官如果不能深入了解當事人所處的環境和近況,很難寫出一份有‘人情味’的判決書。”羅海峰說。

2010年5月,羅海峰接手了一個原告起訴離婚,卻又百般請求法官不要判離的“離奇”案件。在和原告陳某聊天的過程中,羅海峰了解到,陳某的丈夫劉某因在工作中不慎摔倒受傷,導致高位截癱,妻子陳某不離不棄照顧了五年。劉某多年來一直陷入深深的自責,認為自己拖累了妻子,所以他常以死相逼要妻子與自己離婚。而妻子陳某在被逼無奈下,來到法院提交了離婚訴狀。羅海峰得知情況后,當即決定到劉某家里去了解情況。

通過與劉某的耐心溝通,羅海峰明白劉某多年來對生活絕望和對妻子愧疚的心理,可是陳某是一個傳統的農村婦女,她不能接受離婚這樣的決定。“你和陳某也有七年多的夫妻情了,她對你是一往情深,如果只是簡單的判決離婚,你的生活由誰來照顧呢?她看你過得不好,心里面會過意得去嗎?”羅海峰的語氣更像是家中兄弟。劉某聽后非常感動,但是仍然不想拖累妻子,堅持要離婚。而妻子陳某也不愿意離開劉某,事情陷入了僵局。

看著相愛的兩人,互相為對方著想,羅海峰陷入了兩難,“這個事情怎么辦為佳?”“離婚不離家!”羅海峰擬定調解方案,離婚后,劉某的生活起居仍由陳某負責,直至劉某自然死亡;財產各半享有,劉某死后,財產歸陳某所有;陳某如果再婚,仍住在二人共同所有的房屋內,陳某將繼續照顧劉某。

劉某、陳某考慮到各自實際情況,最終欣然接受了這個方案,至此,兩顆“冰冷”的心又一次融化在了一起。該案引起了國家、省、市多家媒體的關注,2011年6月,中央電視臺以《不了情》為題對該案進行了深度報道。

法官的筆下有財產萬千,有善惡忠奸,有是非曲直,有人命關天,因此,辦案不能隨心所欲,而是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在審理一起離婚案件財產糾紛時,原被告雙方共同財產是開發區的一幢房子,面對拆遷的巨額賠償款,王某卻想獨自占有,吳某在溝通無效后便到法庭起訴王某。

起訴當天,吳某來到羅海峰辦公室,將裝有2000元現金的信封硬塞進羅海峰手里,請他主持公道。羅海峰耐心解釋法官必須嚴守清正廉潔,堅決將“信封”交還給吳某。仍然不放心的吳某抱著“不送禮事不能成”的心態,一路悄悄跟隨羅海峰到了家,趁著開門的一剎那將兩條香煙扔下便掉頭跑了。望著吳某遠去的背影,羅海峰只好無奈搖頭。為了暫時打消吳某的顧慮,羅海峰第二天找到吳某并裝作為難的樣子將香煙收下。吳某這才放下了心。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這兩條香煙早已經登記在廉政登記簿上。案件最終以吳某勝訴而結案,在收到羅海峰遞給她的判決書時,那兩條香煙也完璧歸趙……

時光荏苒,2020年初,羅海峰調離人民法庭,任建湖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面對從原來駐扎鄉鎮的人民法庭一線法官到現在回院本部專職從事政治工作的院領導這樣的角色轉變,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就已經將手頭的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

記者手記

法徽爍爍,公正嚴明。初見羅海峰,第一印象是人高馬大、不茍言笑,與他前后三次的深度采訪,卻發現他能夠把許多疑難繁案的突破點都記得清楚,哪怕是極其微小的細節,談起來都能感受到他心中那團烈火,看見他眼中那束亮光。

談及十多年的一線審判工作,羅海峰謙虛地笑著說自己一直有“三高”:被高尚、高壓、高度關注,但這些“高”是對所有法官的考驗,并且這些考驗正在延續在每天每時每刻。

初心一如來時路,山高路遠再征程。雖然暫時脫下了陪伴他走過千家萬戶的法袍,走上了行政管理崗位,但是今天的他,一如當年和其他法官一樣在法徽下宣誓,自覺做新時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