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5月5日下午,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之際,馬克思誕辰204周年紀念日當天,一場題為“學正史、凝共識”的青年讀書交流沙龍,在江蘇高院20樓的圖書館舉行,來自“75號青年學堂”各學習小組的青年干警代表,圍坐在一起,暢談讀書心得,交流學史體會。

省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孫效增和機關黨委副書記華任,以“75號青年學堂”導師的身份,參與討論并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和思考體悟,孫主任勉勵大家在學習歷史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努力在高質量司法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法院青年們讀了哪些書

他們有什么心得體會呢?

讀《朝鮮戰爭》

韓亞光(執裁庭) 第一學習小組

挺直的脊梁

我的爺爺是一名志愿軍戰士,因此一直以來我都對這段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的意義已無需贅述,而抗美援朝的精神在當下更散發著熠熠光彩。

也許是出于法律人的理性,相較于轟轟烈烈的五大戰役而言,我更關注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作出抗美援朝決定的過程。因為真正的英雄從來都不是熱血來潮地奮不顧身,而是在認清戰爭的殘酷真相后依然選擇戰斗。對于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來說,決定與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進行一場現代化戰爭所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

《朝鮮戰爭》一書以詳實的史料,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從1950年10月1日到10月19日,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集體決策的過程,其中有反對也有說服,有困難更有堅持。在學習中我愈發深刻地認識到,直面困難和挑戰,充分討論和團結,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內在原因。

讀《西行漫記》

趙凌峰(研究室)第三學習小組

從紅色信仰中汲取奮斗力量

原汁原味讀歷史,透過歷史看征程。《西行漫記》作為“忠實描繪中國紅色區域的第一本著作”,向我們展示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和有血有肉的共產黨人,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革命的真實面貌。作者斯諾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時間長河奔涌,信念之火永存,跨越百年長途跋涉,是感天動地的紅色足跡,是覺醒年代的吶喊與犧牲,是革命先烈的信仰與堅守。正如這本書序言所寫:“這些故事是中國革命青年們所創造,所寫下的。這些革命青年們使本書所描寫的故事活著。”征途漫漫,惟有奮斗,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應當賡續紅色血脈,牢記“國之大者”,從紅色信仰中汲取奮斗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上,以“繡花”功夫和“釘釘子”精神把各項工作做扎實、做到位。

讀《改革開放簡史》

管正梅(行政庭)第五學習小組

趕上時代,引領時代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總書記教導我們,追求物質富裕的同時也要保障精神富裕,而閱讀正是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構筑民族精神大廈的重要途徑。近期,我認真閱讀了《改革開放簡史》。該書用7個章節清晰完整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砥礪前行的歷史,闡明改革開放拉開大幕到全面展開、開創新局、在科學發展中深化以及在新時代全面推進的偉大歷程。

作為一名80后,盡管無緣見證改革開放初期的轟轟烈烈,但從生活的點滴中,我也切實體會到了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家里的“四大件”,到家電齊全;從出門靠走,到出行便利;從搖蒲扇納涼,到吹空調避暑;這些變化都給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感慨國家發展之快,感恩人民生活之美,也必當感知改革開放之必然。歲月不老,初心不改,回望過去,向改革者致敬;銳意進取,勇立潮頭,珍惜光陰,勇當逐夢者!

讀《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

夏思純(新聞辦)第五學習小組

知史而鑒今

在讀《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的過程中,我感到驚訝又激動,我驚訝于革命先輩們對宣傳工作的思考之深刻、思路之清晰,我激動于歷史書中的宣傳工作經驗即使以今日之視角觀之也依舊鮮活且極具指導意義。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惲代英就發表了非常系統的農民宣傳工作方法,他提到的“學習他們的話語,研究他們的心理,了解他們的知識程度,提煉適合的宣傳口號”讓我思索良久,他主張的“須斟酌情勢不可孟浪為之”的謹慎態度讓我時刻警醒。在這個全媒體的時代,我們被龐大的信息裹挾,如何讓法院的宣傳發出堅定而洪亮的聲音呢?我覺得要重視“聽”的價值,宣傳不是自說自話,而是把話說進群眾的心里,聆聽觀眾的感受,聽懂群眾的語言,這是做好宣傳的基礎。會聽更要會說,把傳統報刊、新興媒體都運用起來,說得活潑,說得生動,將專業復雜的法律揉進通俗易懂的案例里說清道明,把有意義的話說得更有趣。我相信,傳承先輩們對待宣傳工作的真誠與謹慎,立足扎實的工作,創作優質的內容,借助多樣的渠道,一定能講好新時代的公平與正義。

讀《社會主義發展簡史》

韓繼領(刑一庭)第八學習小組

多難興邦,殷憂啟圣

最近我結合《毛澤東文集》等史料來讀《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在了解背景知識之后,重溫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歷程,讓我愈加對黨的開拓創舉和初心如磐感到震撼。在歷經照搬蘇聯模式、“大躍進”運動等曲折發展后,改革開放勇敢開辟建設社會主義新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勃勃生機,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沒有可以簡單復制的成功。黨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百年磨難鑄就今日之輝煌。對于我們年輕人而言,不能為證明自己價值、欲迫切做出成績而心浮氣躁、急于求成,更不能因一時失意與挫折而自怨自艾、懷憂喪志。坦途未必是風景,曲徑或是通幽處,順境中守好初心、增強信心,逆境中堅定決心、磨礪恒心,這才是青春的正確打開方式。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將經歷的坎坷化作腳下的階梯,拾級而上、終可攬云。

讀《苦難輝煌》

徐安奕(法官學院)第十學習小組

信念的力量

忘記歷史等于背叛,回顧歷史讓人心靈接受洗禮,近日在讀著名戰略專家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難輝煌》,這本書講述了20世紀20至30年代我們黨和軍隊早年的革命史。歷史證明,發展的道路從來不是光明坦途,苦難鑄就輝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九章“烈火真金”,這一章節更加深了我對堅定理想信念這句話的理解。胡天桃被俘后的“我不知道,你把我槍斃了吧”、陳毅的“真正革命的同志要堅定信心,留下一點星火,定能燃遍萬里江山”和龔楚的叛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信念是永不妥協的動力,而龔楚正是因為理想信念不堅定,才會在其認為革命形勢不好時,主動叛變,最終落得一個惶惶不可終日的下場,難平內心的自責,終生活在悔恨之中。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必像先輩那樣面對血雨腥風、生死考驗,但是我們要傳承先輩的革命精神,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跑好屬于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政治上用心求進步,工作中愛崗敬業,學習上積極進取,生活中充滿愛心,讓理想信念成為我們持續向前的動力!

讀《篳路維艱》

白妍(民二庭)第十一學習小組

彎路的意義

事未經歷不知難,很多人覺得新中國前三十年如果不走彎路,現在會好得多,其實未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條件限制,歷史是沒有直路的。

《篳路維艱》這本書將新中國變革時期的妥協對抗過程客觀呈現出來,所以你能看到:民主黨派如何從建國初期的全面參政變成了協商議政,自然災害那三年為什么各地又倉廩殷實還大幅出口國外……從后人的視角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會覺得這個國家走了太多的彎路,然而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誰都沒有現成的“標準答案”,只能摸索著前進。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得到教訓,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才得以順利推進。

從先輩們走過的彎路中,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任何民族的奮發圖強都需要清醒地面對世界、自己和未來。社會主義一直在探索中,我們應養護好先輩們自泥濘中求來的坦途,開拓出荊棘背后屬于新時代的新路。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沒有捷徑。”青年,是錘煉本領、增長才干的黃金時期,也是樹立理想、堅定信念的關鍵時期,省法院青年干警將始終從正史中汲取力量、在交流中凝聚共識,胸懷大局、奮楫而行,在高質量司法實踐中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