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盱眙法院立案大廳里又排起了長龍,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因為拖欠他們三年的薪水通過行業協會組織勞資雙方進行調解,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就調解完畢,20多名工人的薪酬即將“兌現”,而這只是盱眙法院勞動爭議仲裁團隊日常工作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盱眙法院不斷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把非訴訟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統籌一站式多元解紛、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訴訟與非訴訟銜接機制,引導當事人通過工會、商會、行業協會等調解組織進行調解,倡導建立恢復型勞動關系,特邀調解組織和調解員參與訴訟全過程進行調解,走出了一條具有盱眙特色的勞動爭議糾紛多元化解之路。

答好司法助工“趕考卷”,服務保障有高度

“勞動爭議審判要積極探索多元化解新模式,注重部門聯動和裁判引領,切實維護好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資關系更加和諧,法治營商環境更加優化。”這是盱眙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憲騰對勞動爭議審判提出的要求。

昌盛電氣江蘇有限公司曾是盱眙最大一家生產鉛酸電池的企業,有員工兩千多人,鼎盛時期年繳稅超一億元,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地方龍頭企業。后因經營不善致使公司瀕臨倒閉,員工紛紛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產生爭議,前期共有198名員工到我院提起訴訟,經過深入調研、綜合判斷,第一時間拿出應對方案,瞅準時機做出引領裁判,最終妥善化解了這一群體事件,原公司員工又在另一家電池企業上班,為群眾干了實事,為地方解了難題。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不僅僅是解決一個糾紛,更是事關人民群眾“錢袋子”的民生問題,絲毫不敢懈怠。該院對于勞動爭議案件,尤其是追索勞動報酬類糾紛,一律納入“民生案件綠色通道”,在立案、審理、執行等各個環節優先處理,跑出速裁、速執“加速度”,確保勞動者權益得到最快兌現。據統計,三年來該院共審理289件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47.85天,排名全省前列。勞動爭議審判所在的速裁團隊先后獲得全市法院集體三等功、巾幗文明崗、青年文明號等多項榮譽。

彈好部門聯動“協奏曲”,裁審銜接有力度

“由于勞動爭議糾紛案件法律規定須先裁后審,這樣特殊的程序設置使得仲裁和審判兩部門必須保持常態化溝通,形成處置合力,才能更好的維護勞動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盱眙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方均院長這樣介紹。

自2012年起,該院與勞動仲裁機構就開始召開裁、審聯席季度例會,就雙方裁、審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建立信息共享、人員互訪、大要案通報等制度,統一執法意見和裁判尺度,穩定勞資雙方預期,達到了對同一專業問題,采取同一裁審態度,以高度的裁審一致性引導轄區內當事人理性選擇仲裁或訴訟,最終使得每年從仲裁到訴訟的勞動爭議案件數不足百件,真正形成了暢通有序、相互支持、共同促進的新格局。

該院近三年間,以判決方式結案的案件中,判決結果與仲裁裁決全部一致的案件分別為88.8%、84.6%、100%,實現了裁、審的高度一致性。勞動爭議訴訟案件數連續多年保持全市最低,每年有90%糾紛在仲裁階段得到妥善化解,年均僅有10%的案件進入訴訟程序,近三年勞動爭議上訴案件僅為19件,占全市法院勞動爭議二審案件總數732件的1.8%,部門聯動合力已經初步形成。

用好多元調解“新引擎”,糾紛化解有速度

“勞動爭議糾紛有其特殊性,即矛盾雙方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互相存在利益關系。受傳統糾紛解決思維影響,人民群眾在發生糾紛時往往訴諸法院,但實際上訴訟并非矛盾最優解。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時,如果二者身邊有值得信任或者‘官方認證’的調解員,矛盾糾紛就有了既快捷又省勁的化解之道。”分管勞動爭議審判的盱眙法院副院長唐曉燕這樣說道。

沿著這個思路出發,自2016年起該院就著力打造一支“身邊的調解員”隊伍,由各鄉鎮司法局推薦有威望、有素養、有品德的人員,建立調解員隊伍,繪制調解員名錄,通過多種載體進行宣傳,真正讓群眾了解并認可“身邊的調解員”。同時,該院注重調解員素能提升,每年與司法局對口舉辦人民調解員專業培訓,共同制定人民調解員《訴調對接工作規范》,細化工作任務,優化考核機制,年終根據成績,分別授予“優秀、金牌、首席”調解員稱號,享受相應的經濟待遇,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極大提升了多元解紛速度。

截止目前,該院設立4個專門調解室作為訴前調解“主戰場”,成立277個調解組織,聘請439名調解員,先后6次舉辦調解員專業培訓,表彰獎勵了6名首席調解員、11名金牌調解員、19名優秀調解員。2020年,勞動爭議糾紛案調解率達到80.8%,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率超98%;絕大部分勞動爭議案件未經“一裁兩審”即得到圓滿解決,勞動爭議調處“盱眙模式”成效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