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通通州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成立10周年。江蘇省高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宋健評價說:“通州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在南通家紡市場發展壯大中發揮了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價值引領和保障作用。”

從蘇通長江大橋北橋頭堡往東4公里,就是與美國紐約、德國法蘭克福的家紡市場并稱為“世界三大家用紡織品交易市場”的中國南通家紡市場,身處燦若錦霞的家紡布藝和繡品市場,如同簇擁在鮮花的世界中。從農村布料小集市到露天市場,從個體經營到產業集聚,家紡知識產權保護被譽為“南通經驗”在全國推廣。

前瞻性介入,專業巡回法庭護航南通家紡產業崛起

1996年,臺灣東帝興公司的林氏兄弟帶著100多個花型來到南通,在家紡市場引起轟動,出現爭相翻版、仿冒的情況。家紡產品花型流行周期短、花型變化快,市場商機稍縱即逝,對著作權人而言,創新就是機遇,時間就是財富。

與時爭時,成了通州法院積極構建高效司法保護的重要課題。

2007年11月,通州法院正式成為蘇中首個擁有知識產權管轄權的基層法院。次年4月,該院在南通家紡城設立知識產權巡回法庭,就地受理、就地審理、就地宣判,成為首個面向專業市場的巡回法庭;出臺《涉家紡知識產權案件快速處理辦法》,開通了“版權保護110”,公開作出“1小時證據保全”的承諾,10年來轄區內保全案件100%采用“1小時反應制”,就地立案、當場裁定、立即實施的有125件。這些,被譽為“南通經驗”在全國推廣。今年7月,通州法院成為全省開展部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簡易審的兩家試點的基層法院之一。

“通州法院前移司法職能,前瞻性、近距離、高效化介入,有力促進了家紡產業崛起,被商戶們親切地譽為家紡城的護花使者。”通州家紡城版權辦負責人如是說。

立體化保護,司法機制創新拓展知識產權保護深度

兩名80后研究生學歷的技術人員,在高薪誘惑下,不顧與原公司簽訂的保密協議,攜帶商業秘密跳槽,利用化名在新公司開展工作,給“老東家”造成了巨額損失……這起發生在南通的首例商業秘密罪案件,引起業內“地震”。通州法院將公開宣判地點選擇在被害單位——江蘇神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最終,兩被告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六個月,并分處罰金8萬元,有力地保護了企業填補全球空白的核心產品的商業秘密。

通州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徐淑華透露,至今,通州法院共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454件,其中民事案件2112件、刑事案件336件、行政案件6件。

作為全省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審試點法院,針對光碟類犯罪案件數量多、侵權獲利小、獲罪平民多等特點,開展專項調研活動,向省法院提出正確界定入罪標準的建議,得到省法院的采納,省法院由此改變了處理該類案件的司法策略,有效避免了打擊面過大的問題。通州法院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審新機制新經驗,引起了上級法院的高度關注,多次應邀在國家級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并參加高層法律研討。

此外,通州法院審理的首例涉外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獲得外商的高度贊賞,專程送來中英文感謝信。授權人美國實耐寶公司評價:“沒想到一個基層法院的知識產權庭,能夠撰寫出如此高質量的判決書,這足以表明中國知識產權法官在處理疑難復雜問題方面的專業水平。”

多維式促進,“線上線下”構建司法保護網絡化

今年11月初,顧某在某網店上發現自己享有著作權的4個花型被南通某家紡公司盜版出售,遂將該公司告上法庭。庭審中,通過比對翻版產品與原作的花型,被告承認侵權。11月30日,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當場履行了31000元的賠償款。該案從立案到執結,僅僅用了23天時間。

這幾年,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繁榮,家紡知識產權糾紛的主體也日益多元。針對這些,通州法院對家紡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又有了新的進展,將著作權保護由單一的花型設計向攝影作品、文字作品、影像作品等延伸;保護平臺由線下實體經濟向線上電商平臺延伸,依法打擊利用網絡平臺侵犯知識產權的各類侵權行為,促進傳統線下實體市場和新型線上電商市場的協同發展。

事實上,網絡侵權案件具有主體復雜隱蔽、侵權證據收集認定難等問題。針對這些特點,通州法院與各類電商平臺進行工作對接,依法保全侵權證據,網絡侵權案件法定正常審限內結案率100%,構建了打擊網絡侵權新機制,司法保護網絡化,為南通家紡“互聯網+”營造了良好的網絡環境。

    11月28日,在通州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成立10周年“生日會”上,該院黨組書記、院長陳炎表示,將切實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方針,努力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增強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