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開塵封的歷史,無數的精彩呈現眼前。入木三分的敘述,繽紛的畫面,跌宕起伏的情節,引人入勝的故事,“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聲響,意境悠揚,回味無窮。
  那些遠去的身影,那些塵封的過往,那些淳樸的民風,那些清雅的環境,那些暮鼓晨鐘,那些古道城池,那些荒冢廢墟,那些刀光劍影,那些鼓角爭鳴,那些戰馬嘶鳴,那些英雄豪杰,那些婀娜嬌娥。。。無不引人遐想,無法讓人忘懷。
  每常閑暇時,我最深的驚奇和最難以忘懷的是那些徜徉于浩然煙海的清官們。他們不但審判公正,身受百姓愛戴,更為當世的統治者所推崇,甚至死后還受到追封,福萌子嗣。雖然這只是少數。只是這眷刻在歷史畫卷里的少數,已是十萬分地引人注目和不易了。
  幼時的記憶里,最令人稱奇的是那書頁上寫道的,大凡有冤申訴者,先尋找狀師寫訴狀,然后去往衙門口擊鼓鳴怨,投遞狀書。在衙吏收取狀書遞交師爺后,師爺如實稟告掌管者(大致是縣令、知府、道臺等)。掌管者知情后,擇日升堂。衙門口一開,升堂令起,驚堂木一拍,堂威令起,往往是行跪拜禮,問話對質。那庭審的官員,據狀核證后,或者當堂,或者三五日內即下判決。百姓如勝,便三跪九拜、鳴放爆竹,謝那審問的官員。如是竇娥冤,必當哀號不已,舉眾皆悲,或者不斷上訪,企求公斷。那廉明的官員,永遠垂名青史,為萬世所津津樂道。更有史學者,將這些為世人稱道的廉官和案情故事,著述立說,流傳了下來,成為佳話。
  古往今來,無數的清廉諸公,美名傳世,聲望顯赫。他們以民本為中心,一生樸素,秉公執法,身受廣大百姓喜愛和當朝統治階級的推崇。百姓給予“青天”的美譽,統治階級給予高官厚祿,死后還受到追封,福萌子嗣。耳熟能詳的,比如:
  于公,于定國,漢朝人,揚名的是于公治獄。于公的“東海孝婦”一案,更是千古美談。
  狄公,狄仁杰,唐朝人。現在熱播的《狄仁杰斷案傳奇》說的就是他的故事。
  包公,包拯,宋朝人。他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展昭,公孫策輔佐,執法嚴明,公正廉名。包公,一生為民申冤,伸張正義。后人仰其德,慕其名,尊稱為包龍圖。包公,在今天成了藝術形象,例如膾炙人口的京劇《鍘美案》等等。
  海公,海瑞,明朝人,史稱“南包公”。有《海公小紅袍全傳》、《海公大紅袍全傳》記載他的傳說。海瑞一直是值得稱道的反腐敗的典型。細心的人不難發現,海瑞在歷史劇作中的形象。
  以上這些提及的,因公正無私,為世人尊敬的諸“公”,只是人類已知歷史文明的少數。這些歷史上清廉的諸公,帶來今世無窮的震撼和啟迪。在反腐倡廉的今日,我們要學習當世的以法律為職業的從業者們,樂于為百姓謀福利、做奉獻的精神,我們也要從歷史的長河里的諸“公”典型,尋找鞭策自己的力量,公正斷案,清正廉潔,為民服務。以古往今來的典型人物和事跡,作為自己的榜樣,激勵自己,時刻奮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