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賣靚號,原來是騙局!
作者: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 周炳紅 王文州 發布時間:2021-04-29 瀏覽次數:983
“直播”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熱詞,“直播帶貨”更是一種新型的銷售模式。在各大電商平臺、APP上都能看到“直播帶貨”。“直播帶貨”的火熱,也給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提供了“機會”。近日,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就審結了一起利用某APP直播賣手機靚號的詐騙案件。
小唐一貫喜歡瀏覽某APP上的小視頻,無意間看到有人直播賣商品,于是就想到利用該APP直播賣手機靚號騙錢。小唐從他人處買來一個“某某通訊”賬號,瞎編了一些連號數字的手機靚號發布在平臺上,抓住購買者貪便宜的心理,以低于正規營業廳的報價吸引購買者。不出所料,直播間的手機靚號一經上線,詢問者絡繹不絕。之后小唐兼任客服與購買者談價,采用先付款后郵寄的交易方式,先后進行了兩次交易,賣出四個手機靚號,金額七千余元。收到付款后,小唐或郵寄普通手機卡或直接不予發貨,購買者發現被騙后報警案發。
法院經審理認為,小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的手段,通過電信網絡,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構成詐騙罪,鑒于小唐有如實供述、認罪認罰、賠償諒解等情節,依法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法官提醒,電信網絡詐騙是我國打擊的重點犯罪類型之一,當事人在遇到電信網絡詐騙時要第一時間報警并保存有關證據。同時,消費者購買相關產品應到正規的實體店或者電商平臺進行購買,切勿輕信私人的或無合規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購買渠道,以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