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法院非訴聯調 妥處農戶種植糾紛
作者:射陽縣人民法院 周子榮 丁青青 發布時間:2021-11-26 瀏覽次數:1336
為貫徹落實訴源治理“五位一體”工作機制,近日,射陽法院黃沙港法庭主動融入基層治理大網格,通過基層網格“五大員”微信群平臺識別一起涉及四百畝農田冬麥種植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迅速啟動聯調工作機制,成功將糾紛化解在訴前。雙方當事人紛紛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黃沙港鎮洋河居委會村民朱某從70多家農戶手里承包了423畝土地,后將土地轉包給周某,承包期限5年。2016年合同到期后,朱某同意周某繼續在該土地上種植,每年繼續向朱某繳納承包金。今年9月份,朱某通知周某自己要種植土地。秋收后,朱某在土地上機耕翻地,周某上前攔機制止,矛盾愈演愈烈,逐漸演變為一方種小麥,另一方就要立即種上大麥,雙方各持各理,紛紛鬧到派出所,經村居、派出所多次調處未果。
黃沙港法庭通過“訴源共治?網格員?調解員群”發現該糾紛后,主動聯系轄區村干部、網格員及雙方當事人,并來到田間地頭實地勘察,了解案情。
在了解基本情況后,法庭聯合黃沙港矛調中心綜治辦、黃沙港司法所整合轄區非訴訟解決糾紛資源,啟動“‘非訴’挺前、法院保障”的糾紛解決應對機制,開展訴源治理現場會,會診矛盾糾紛癥結所在。
聯調工作啟動后,法官切實擔負起“加油站”作用,找準雙方利益博弈平衡點,直擊矛盾焦點,進行了情理法交融的釋法說理,促成雙方轉變態度。最終通過各方的合力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周某當日向朱某返還423畝土地,地上地下所有設施歸朱某所有,朱某現場向周某支付55000元,雙方握手言和。
糾紛之于社會,如同病恙之于人。黃沙港法庭將不斷創新發展“楓橋經驗”,持續推進訴源治理工作,堅持“訴調對接、調解先行”,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打開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