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謊話連篇 任性女子被司法拘留七日
作者:宜興市人民法院 駱葉香 發布時間:2021-05-20 瀏覽次數:858
在法庭陳述時編造謊言是一種較為明顯的虛假訴訟行為。在宜興法院審理一起民間借貸案件中,該案被告就因當庭陳述不實而被追究責任,付出了司法拘留七日的沉重代價。
2019年10月,原告小君以民間借貸糾紛向宜興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小美歸還所借的本金15萬元及利息。法庭上,雙方對于借款事實有不同的說法。小君訴稱,小美于一年前向其借款15萬元,約定利息按照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一個月后歸還,并出具了借款協議。借款期限屆滿后,小君多次向小美催要,都被其言語推諉甚至微信也被其拉黑,無奈之下小君只能訴諸法律。被告小美則辯稱自己是通過中間人借款5萬元,因到期無法還款,連同巨額利息及違約金,寫下了15萬元的欠條。
如果小美在庭審中陳述的情況屬實,那么這起案件就是一個明顯的套路貸案件,原告小君就涉嫌刑事犯罪。為此,法院將本案移送公安進行偵查,公安機關通過綜合評價后反饋,未發現符合套路貸線索。公安機關同時調查發現,被告小美是90后,也是家中獨生女。小美在某單位短暫工作過一段時間,期間向多名同事借款,經多次催要才分期還款。其前男友也反映,小美在戀愛期間每月生活開銷多達數萬元,并編造理由向男友要錢、向男方父母和親戚借款。
關于15萬元借款的事實,法院也發現小美所作的陳述有較多矛盾,且目前提供的證據及其陳述不能達到推翻書面借款協議的效力。最終,法院認定小君與小美之間的借貸事實成立,依法判決被告小美歸還借款15萬元,并承擔相應的利息。
針對小美的虛假陳述行為,法院依法對小美作出司法拘留7日的決定。小美在被拘留期間深刻反思,請法院代為轉交了其向父母表達愧疚的書面悔過書。其近親屬在法院對其采取拘留措施期間,也到法院與承辦法官溝通,希望法院對小美進行教育引導,促使其改過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