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十分突出,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對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專家、學者以及熱心于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的人員提出了很多有見地的辦法,但仍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未成年人是二十一世紀的棟梁,未成年人素質教育的成功與否,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政治、物質、精神三大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的形勢極為嚴峻,造成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因素諸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家庭原因,二是社會原因,三是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筆者現就這三方面的成因淺談自己的見解: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課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師,正確的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極其重要的。家庭結構失調、家長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當都極可能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例如,像保護過度的溺愛型、外出打工的放任型、不良影響的粗暴型等幾種教育類型就容易引發不良后果,輕者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重者導致子女離家出走,甚至誤入人生歧途。

二、社會原因。影響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因素十分復雜,以下幾個因素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比較明顯:(1)網吧、錄像。未成年人一旦迷上網吧,對學習就失去興趣。一則就會出現曠課、棄學,晝夜泡在網吧里,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二則網吧上的不健康內容極易誘惑未成年人,久而久之,未成年人容易走入歧途,步入泥潭。三是導致未成年人經常處于虛擬的世界中,造成與現實社會的脫節,引發不正確的想法等等。(2)不良觀念對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由于市場經濟的導向,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也隨之轉變。不良道德和社會風氣,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表現必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3)就業困難。未成年學生從學校走上社會,就業困難,生活來源缺乏,又不愿從事艱苦的工作,思想空虛,整天在社會上游逛,容易同社會上有劣跡的人合流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三、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點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首先,未成年人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成長階段,辨別是非、區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響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為不穩,模仿力強,極好沖動,易被誘惑,從而實施犯罪;其次,有的未成年人在家庭經濟方面與高收入的家庭盲目攀比,產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發不良企圖;三是有的未成年人對社會上不良風氣、各種誘惑,以及一些低級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種神秘感,抱著想試試的心理;四是有的未成年人成績差,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自尊心受挫,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報復心理。

通過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其自身原因外,還有社會、家庭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進行綜合預防。在此,筆者僅從立法、家庭、學校、司法等四方面應做的幾項工作談談一己之見:

第一,完善立法是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根本途徑。在國外,存在《少年法》、《少年法庭法》,許多國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以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而且在這方面都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比如,有的國家禁止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在公共場所持有香煙,無論是否點燃;禁止18歲以下未成年人買煙,哪怕是為別人買,違者將被處罰;還有的國家規定晚間10時以后,如果商家再向未成年人銷售白酒即視為違法。我國雖然在1992年就實施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又在1999年實施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06年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出臺,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了我國未成年人司法審判工作的開展,保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但是現有法律、法規由于線條過粗,規定過于籠統,操作起來難度較大。比如,我國《刑法》規定,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人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何謂“必要的時候”,有關解釋為例如家中無人管教,或者雖有人管教但確實管教不了,或者群眾反映強烈,堅決要求政府收容教養。這種規定顯然不利于實際操作。因此,許多未成年人家長和有識之士,呼吁有關部門要在進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使我國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家庭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石。未成年人父母應當主動地進行各種知識的學習,不斷地增強監護人應具備的育人素質。未成年人家長應加強對法律常識和德育知識、育孩常識的學習和掌握。家長們要以身教言傳的方式來教育和影響子女,成為子女的良師益友;家長還要確立正確的育才觀、價值觀,正確、及時地摸清子女的心理特點和言行動向,掌握正確的育孩常識和方法;此外,家長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尤其對有生理缺陷、曾犯過錯誤的子女不要隨意揭短,注意給子女留面子,多鼓勵提高子女的上進心、自信心;同時,避免子女在社會受到不良現象的影響,不但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更要重視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學校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極為重要的前沿陣地假使由于家長教養不當,那么學校對于塑造未成年學生一個良好個性起著無以倫比的作用。學校應該做到:(1)重視對未成年學生進行法律的教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未成年人對法律有所了解和掌握,培養他們學法、守法、用法的本領;(2)重視教師隊伍的普法教育,使廣大教師在學法、守法、用法等各個方面都能為人師表;(3)完善兼職綜治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制度,兼職綜治副校長要積極協助學校開展法制教育和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4)建立監督制約和激勵制度,增強學校、老師和學生學法用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要將法制教育逐步納入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去。

第四,司法機關負有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的重要職責。未成年犯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司法機關在堅持依法辦案的同時,還要重視教育、挽救工作,同時積極探索教育失足未成年人的新途經。當前,最關鍵、最急需的是要做好判后幫教的延伸工作,對服刑中的未成年犯要實行跟蹤幫教,對判處緩刑、管制的未成年犯要認真落實好幫教措施,在其刑滿后要多給一分人文關愛,不能加以任何歧視。社會各界要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以預防他們重新犯罪。此外,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網吧、游戲機房和錄像廳等娛樂場所的長效管理,嚴格控制在校未成年學生進入娛樂場所,有效規范娛樂場所的管理秩序,對各種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娛樂場所要堅決予以清理、整頓和取締。

總之,預防未成年犯罪是一項緊迫、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經過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對未成年犯罪預防工作實行綜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經濟、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各種有效手段,同時不斷改善社會風氣,消除各種消極影響,就一定能夠達到預防和減少未成年犯罪的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