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我都會在小區的綠地上做做體操,呼吸一下綠樹和青草散發的清香;早飯后,迎著朝陽,步履著斑斑的樹影走在上班的路上。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間,在熱鬧喧囂的馬路上,在人群密集的小區里,或大或小的城市綠地,或高或低的行道綠樹,或稀或疏的花木綠蔭,都那么讓人喜歡讓人流連。春光里綻放的嫩芽,給我們蓬勃向上的生機;夏日里如墨的綠蔭,給我們從容淡定的安逸;秋風中金黃的葉脈,讓我們聯想起生命的軌跡;冬日里如銀的枝葉,讓我們感受著雪霽的美麗。行走在綠蔭下,看著綠樹斑駁的枝干、青翠的葉片和搖曳的舞姿,穿過樹葉灑落的光環,享受著清風拂面的舒爽,總以為這就是和我們朝夕相處的樹的全部了,卻很少想到這綠樹的根,在地下是如何生長的。

 

然而,有一回,我與朋友相約至安徽皇藏峪一游,在一片原始森林里,讓我對綠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佇立在一片斷層的山巖土層前,我看到深埋在土層中的樹根。地下和地上形狀是多么的不同呵!與地上的樹干、排列簡單的樹枝和歡樂地聚集在一起的綠葉相比,地里的樹根,就是在搏斗、在痛苦的掙扎,竭盡了全部的力量。他們盤根錯節、縱橫交織,如同女人紛亂的頭發,還有的主根像蟒蛇纏繞、支根像地下散放的禮花,更有的竭力向四面八方延伸,甚至緊緊裹住了地下的巖石。這些看起來比地面上全部的枝干還多得多的粗根和細根,全都緊緊的親密地擁抱著土地。我終于知道這土地里的樹根是怎樣一種情形了。在它們清楚明白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時,卻意想不到的使我深深的陷入驚異之中,我從未想象過它們這般痛苦的掙扎。我們與樹木是如此的熟悉,但長期以來卻從未想過它在地下經受著這樣痛苦的折磨,只是偶爾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時,才聽到痛苦的呻吟;或者是在炎炎夏日干旱酷暑多日,才看到它多帶了些愁容。當然也僅限于這些時候,當痛苦的呻吟和憔悴的面容,很快消失后,它們又恢復了無限的快活;除了被雷電擊落的枝葉,很少留下痛苦的痕跡。我懂得了,那些粗壯強韌、竭力延伸到四面八方的的樹根,在它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下面,從未松懈過自己的工作,雖然是我們的肉眼所看不見的工作。正因為有根的頑強,才帶來了樹干的挺拔、枝葉的多姿和花的芬芳。

 

從那天起,我不僅對樹木,而且對所有的植物,都從心底感到敬重和親切。

 

事實上已不僅僅是植物、自然界、人類社會、政治文化、事業家庭、精神感情又何償不需要深厚的根基?

 

古往今來,偉大都是有其深厚的根基的。人們往往較多的關注果實的甜美,枝葉的多姿,卻很少想到根的頑強與厚重。多年前,幾個名噪一時的少年科技大學生,后來就停滯了成長,那是因為忽略了往更深更廣處扎根。卻也有的人40多歲后,突然綻放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那是因為他根柢深厚。因為有著其深厚的根基,他們的事業才會朝氣蓬勃,越來越顯示出其深遠的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我也不由地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共產黨也如同一棵常青的大樹,她成立90年,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執政成就?為什么執政超過60年,依然充滿生機活力?

 

讓我們也來看看中國共產黨這一棵常青大樹的“根” 吧。縱觀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奮斗史。土地革命、八年抗戰、解放戰爭、建設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無論條件多么艱難、環境多么險惡,甚至犯過嚴重錯誤、走過彎路,還能得到人民支持,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心里裝的始終是人民的利益。

 

19449月,毛澤東在張思德國追悼會上滿懷深情發表了名為《為人民服務》的著名講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翌年,中共七大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寫入黨章,成為中國共產黨一切行動的指南。

 

1954年經過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表決通過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明確寫著: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跨躍20多年的艱難曲折,1978年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期望,改革開放,引領億萬人民踏上求國家富強、謀人民幸福的新的偉大征程……

 

2002125日胡錦濤總書記向全黨發出號召: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不斷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在新的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的利益問題。一項項順民心、惠民生的重大決策,溫暖了億萬中國人民……

 

取消農業稅,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金制度……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讓辛勤耕作的中國農民,日子越來越有滋味,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七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兩次提高個人報得稅起征點,不斷擴大城鎮醫療保障覆蓋面……一項項重大惠民舉措,滋潤著億萬城鎮居民的心。

 

歲月如煙,信念如一。戰爭時期,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劉胡蘭、江竹筠、瞿秋白、方志敏面對敵人酷刑、鍘刀和誘惑,威武不屈;和平年代,懷著服務人民的至誠,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楊善洲無數黨員以無言的表率,為人民奮斗、為人民獻身。在特殊環境,面對汶川玉樹特大自然災害,共產黨人始終和人民戰斗在一起,引領災區人民走出災難、走向新生;面對國際金融風暴,黨中央旗幟鮮明地強調越是困難時期越要高度關注民生……

 

90年風起云涌但數不勝數的例證,已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領導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勝利走向勝利,讓改革開放結出豐碩果實,讓中國在國際社會倍受支持和矚目;她執政超過60年,依然充滿生機活力;這一切都是因為她雖然歷經風雨、飽受磨難,卻一直將“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更深更廣地植入了中國這塊廣袤的大地、植入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心里。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作為年輕的一代,在綠蔭下、在花叢中,在分享著花的芬芳和葉的美麗時,我們也更多了一份對根的敬仰、熱愛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