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石臺
作者:朱洪勤 發布時間:2011-06-02 瀏覽次數:1018
石臺何以得名?
餐館MM笑答:本地周遭環山,山者,石也。中為谷地,不大,宛若平臺。是為石臺。想來也是,自黃山下高速,一路的險峻,一路的旖旎,一路的翠綠,也一路的醉心。兩個多小時車程,著實讓初馳山道的來客直呼過癮。
縣城七里鎮堪稱袖珍,橫豎四五條街,極其爽凈。歇得腳來,信步游走。山風徐徐拂至,盡皆修竹茂林的清新,間或是玉龍般秋浦河蜿蜒里淌出的叮叮咚咚的琴韻,有仕女撫箏弄酒的愜意,詩仙酣暢洶涌的詩情緣自于此……秦淮十里花紅酒綠呈妖冶之美,秋浦淙淙古樸超然顯嫻雅之律,各存千秋而已。
蒼穹為頂,露臺把酒,盡得夜飲之趣。取自溪澗的寸指美味小魚,肥嫩無膩的山間木耳、蕨菜,林中之禽并山野走獸,足可令食神艷羨。猶且,置身于似曾相識的陌生,遠去了城市的喧囂,除卻了刻意包裹的假面,有嬰孩誕生般赤條條的灑脫。酒意至酣之時可吟可唱可笑可罵,放浪形骸,無拘斯文,是為快意。
牯牛降絕非浪得虛名。
緣溪澗而上,谷深林幽,空靈雅僻。藤、草、樹鱗次櫛比,據傳草木達數千種之多,蔥翠映目,清麗可人。頑皮的澗水忽而自山際飄逸而出,與澗床的巨石細卵相擁相伴,萬般纏綿;忽而匿蹤無尋,呼之百度仍若羞怯的少女難謀芳顏,教人憑空生出無盡的惆悵。谷道四周籠起濕濕的清新,彌漫了都市螻蟻孜孜以求的負氧離子,遂大口大口地吐故納新不能把持。
溪澗平緩之處,時見幽潭。兩三泓靜水,如藍寶石鑲嵌林谷,清藍徹底,砂石粒粒可數,小魚競弋自得其趣。扶崖視之,情趣畢現。有美人靜處之淡淡離愁與縷縷憂傷無人可解,亦有智者傲視蒼生之恬淡無索與空明不羈有章乃循。飽蘊靈氣的水,有色而無形,靈魂亦可蕩濯。競相掬飲,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拾階攀高,林木愈幽。中有參天古木濃蔭蔽日,其莖巨大需四五人圍之,咂舌之余始知浮生如云,紅塵猶夢。奇峰怪石皆呈傾斜狀,如立于浮土,動輒傾覆。心悸!屢屢折服于鬼斧神工,喟嘆滄海桑田,感觸己之渺蕪。
偶逢峰回路轉,坡道走緩。夾道多冗草野芳,野草莓類山果雜綴其間,艷紅誘人,于累累綠意間平增無限靚麗。信手取之可食,極味美。遂似頑童競逐采摘,嬉戲竟不復累。
嶺巔。駐足。遠視群峰兀立,層巒疊嶂。俯瞰石徑迤邐,玉帶縈繞。心境復染新綠。終至不約而同嘶吼,似幾匹孤狼。一時峰巒谷灘競相回應,彼伏此起,久久無絕……
感謝立在風中的那些山,那些水,那些迷離的綠意和野果的醇香,那些風過的天籟,那些躑躅在山道上的小狗的沉默與友善,也感謝那些伴我遠行讓我多得一份珍藏的摯友,讓我們能把這個人跡罕至的所在視作心中的草原,讓我們得以在她的懷抱里狼嚎釋憂,讓我們重新回到自己的那個位置與他人對視時有微笑,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