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常說:“我是法官,手握法槌,身穿法袍,就應廉潔公正,明辨是非,匡扶正義,力促和諧。”正是憑借這種樸實的司法理念,20多年來,她始終堅持維護社會的公平與和諧。近年來,她兩次被榮記個人三等功,還先后獲得 “市級三八紅旗手”、“市級巾幗標兵”、“調解能手”、“全市、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庭長”等榮譽稱號。她,就是建湖法院高作法庭庭長管維文。

 

悉心調解促鄰里言和

 

2005年,管維文被提拔為高作法庭庭長后,不斷鉆研民事審判業務,悉心調解每一起民事案件。2010年,她審結的民事案件調解撤訴率達88.35%

 

居住在建湖縣建陽鎮的周某與洪某系近鄰,雙方因通道與下水道問題經常發生爭執,居委會曾多次協調,但一直未能達成協議。周某與洪某在一次爭吵后的相互毆打中,周某右耳被洪某咬傷,右耳廓不完全缺損,洪某頭部損傷被診斷為腦震蕩。在經鎮派出所和司法所協調未果后,周某起訴要求洪某賠償損失。周某起訴后,洪某又提起反訴。庭審那天,剛開始原、被告間的火藥味還甚濃,但慢慢地,她莊重而不失溫柔的神態儀表、行云流水般的庭審節奏穩定了雙方當事人的情緒。通過庭審,她發現只有協助原、被告處理好“兩道”問題,才能徹底解決這起鄰里糾紛,如果簡單地就案辦案只能做到案結事不了。于是,庭審后她趁熱打鐵,邀請居委會負責同志一起到現場進行實地察看并參與調解。經過精心調解,終于促成兩鄰居盡釋前嫌,握手言和,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妥善解決了“兩道”問題,并就賠償問題達成調解協議。

 

以身作則辦大案難案

 

“只有當好法官,才能勝任庭長這個角色”管維文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擔任高作法庭庭長期間,她總是帶頭辦大案、攻難案,從來不做“甩手掌柜”。

 

李某、季某訴江蘇某紡織公司、建湖縣某鎮政府土地侵權糾紛一案,兩原告情緒激動,起訴的當天就請來某媒體的記者,準備借助媒體報道此案,而被告又分別是當地的招商引資企業和轄區內的政府。去年,該紡織公司因急于擴大企業規模,在未與原告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經鎮政府同意后,徑行使用該土地。兩原告隨即起訴要求該紡織公司和鎮政府退還土地并賠償損失。此案關注的領導多,審理的難度大,管維文主動承擔起案件的審理工作。她首先與被告溝通,結合相關的法律規定向被告細致地分析案情,指出其行為的違法性和可能產生的負面社會影響;然后開始做原告的思想疏導工作,建議原告在其自身利益得到補償的情況下,多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經過不懈努力,最終促使原告與紡織公司達成了土地轉讓協議,取得了保護群眾利益和服務企業發展的雙贏。

 

從嚴治庭六年零信訪

 

“六年來,高作法庭無一干警被舉報,無一起違法違紀事件,無一件涉訴信訪案件,為全院干警樹立了榜樣。”建湖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悅如實評價。

 

原因何在?源于庭長管維文規范管理、從嚴治庭。“我們的廉政教育、審判管理、隊伍建設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都是‘高作’化的,為了便于督查考核,我們結合法庭的工作特點,對院里的規定進行細化,制定了法庭干警崗位目標二級考核細則。”管維文還告訴我們,為提醒干警按制度行事,該庭把主要制度公布上墻,嚴格執行。干警教育廉為先,采訪過程中,筆者看到了一個讓人感動的細節:一條“愛妻愛子愛家庭,貪污腐敗等于零”的廉政警示語在一位法官的電腦屏幕上緩緩來回滾動。原來,高作法庭每位干警的電腦上都安裝了“廉政屏保”,屏保的內容大多由干警自己設定,時刻提醒自己也勉勵自己公正廉潔司法。

 

20095月,省高院審判作風、審判紀律明察暗訪組到高作法庭檢查工作,法庭值班人員、剛工作的書記員孫耀華彬彬有禮的回答,令檢查組的同志刮目相看。省法院的檢查通報中,對小孫解答當事人法律咨詢耐心細致、規范恰當的言行給予了高度評價。管維文說,小孫是法庭干警的一個縮影。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她所任庭長的高作法庭已連續三年在基層法庭工作中率先實現了“雙零、三無、四高”的工作目標,成為功能型、內涵型、規范型、現代型的“四型法庭”。榮獲“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庭長”的她,今年又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標,她將帶領全庭同志不斷創新審判方式,提升審判質量,更好地踐行“人民法官為人民”的司法宗旨,大力提升和優化“四型品質”,力爭將高作法庭打造成“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和“全省廉潔司法示范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