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小學生的簡短來信牽動眾人的心
發布時間:2005-12-22 瀏覽次數:1357
當通州市政協主席張秀蘭收到陳溢同學的這封簡短求助信后,張主席當即提筆把信批給法院,希望法院在可能范圍內給以一定法律援助。
12月15日,通州法院院長吳存銀收到張主席批轉來的信件,十分重視,立即吩咐分管立案工作的楊美華副院長安排專人聯系落實。信上并沒有留下寫信人任何的聯系方式,僅提供了“寫信人是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這一不確定信息。但即便這樣,楊院長還是要求立案庭的同志想方設法找到寫信人,核實情況真實與否,盡快安排處理。當日下午,該院立案庭季庭長憑借信上透露出的些許信息,就帶領負責立案的兩名女法官趕赴市實驗小學。一到學校,季庭長一行便直奔教務處,查詢該校四年級學生中有無“陳溢”這名學生。在教務處有關同志的配合下,隨行的兩名女法官仔細翻看起該校四年級學生的花名冊,但翻看了數遍,在花名冊上始終找不到“陳溢”這個名字。“莫不是虛報情況……要不然,怎么會找不到呢?”法官們內心里頓感納悶。“這種玩笑開得沒有意思,肯定會有這樁事的,或許提供的信息產生了偏差……”,細心的法官并沒有選擇放棄,她們又讓校教務處的同志拿來五年級、六年級學生的花名冊,再次翻閱查找起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辛苦的查找工作還在繼續。終于,在該校五(七)班的花名冊里發現了一名叫“陳溢”的學生。隨即,經與該名學生當面交談核實,確信他就是寫信的陳溢同學。當陳溢同學再次向法官們述說如信上反映的他的家庭情況后,法院的三名法官又馬不停蹄地朝陳家奔去……在陳溢家中,詳細了解陳溢爸爸的不幸遭遇及目前他所處的困境后,法官們結合法律規定,迅速給陳溢爸爸指明了維權的方法和途徑。
12月20日,陳溢爸爸便委托代理人來到法院立案庭,遞上了要求肖某等五名被告賠償事故損失59萬余元的訴狀。立案庭的法官審查完訴狀后,看到陳溢爸爸因交通事故造成一級傷殘,家庭經濟又十分困難,又幫他起草了緩交訴訟費用的申請報告。報經院長批準后,14323元的訴訟費用得以全部緩交,并當場為陳溢爸爸辦妥了全部立案手續。隨后,案件在第一時間內又被移交給相關業務庭轉入審理程序。截止發稿時,該案的審理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展開。
文章出處:通州市人民法院
文章作者:顧慧華、季亞平、季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