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五一國際勞動節,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今天發布了

 

20082010年度《江蘇法院勞動爭議審判藍皮書》,和20082010年度《江蘇法院勞動爭議十大典型案例》。此舉旨在全面介紹《勞動合同法》施行三年來江蘇勞動爭議案件審判呈現出的新特點和全省法院加強勞動爭議審判工作的做法和經驗。

 

  據介紹,《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新法頒布施行三年來,案件數量持續增長。2008年,全省法院勞動爭議案件出現“井噴式”增長,共受理一審勞動爭議案件29862件,比2007年增長了140%2009年和2010年,一審勞動爭議案件增長幅度顯著放緩,但案件數量仍處于高位運行的狀態,兩年分別受理33362件和34111件,增長幅度為11%2.25%

 

  面對勞動爭議案件“井噴式”增長帶來的壓力與挑戰,江蘇省各級法院從加大審判工作力度,不斷提升審判工作質效下手,勞動爭議案件結收案比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2008年至2010年,全省法院共審結一、二審勞動爭議案件114768件,其中一審案件97115件,二審案件17653件,結收案比達99.77%

 

  三年來,江蘇各級法院在勞動爭議審判工作中始終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理念,著力強化訴訟調解,積極推動訴調對接工作,勞動爭議審判工作始終保持著調解撤訴率穩步增長和“調多判少”的基本格局。2008年以來,全省法院一審勞動爭議案件調解撤訴率始終保持在60%以上。2010年,全省法院一審勞動爭議案件調解撤訴率達到76.21%,比同期全省民事案件的平均調解撤訴率高近10個百分點。

 

  自《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施行以來,案件類型趨于復合化和多樣化。從勞動爭議案件類型看,仍以傳統的追索勞動報酬、解除勞動合同、保險福利爭議案件為主體,這三類案件占受理案件總數的83.1%。但與以往相比,案件類型呈現出幾點較為明顯的變化。勞動報酬爭議呈上升趨勢。追索勞動報酬爭議案件占受理總數的37.27%,居于各類勞動爭議案件的首位;當事人訴求由單一演進為復合。包括多項訴求的復合型案件日益增多,往往同一起案件既有追索加班工資、雙倍工資,又有支付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代通知金,還有要求用人單位給付誤工費、資料復印費、精神損失費等的復合型訴訟請求,反映出勞動權利義務關系的綜合性及日益復雜化的趨勢;新類型訴求開始出現并增多。隨著新法的實施,勞動爭議案件出現一些新的訴訟請求,最為突出的就是勞動者主張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爭議案件日益增多,占全部案件的17.27%,而這在以往的勞動爭議案件中是沒有的;群體性爭議居高不下。2008年全省法院受理群體性勞動爭議361起,2009409起,2010336起,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較多;民營中小企業成為爭議多發地帶。去年江蘇省法院對全省勞動爭議案件進行了抽樣調查,隨機抽查無錫地區100件案件,其中涉及民營企業的占83%,外資企業占11%。抽查蘇州地區110件案件,涉及民營企業的占55%,涉及外資企業的占40%

 

  三年來,江蘇各級法院積極推動勞動爭議糾紛源頭治理工作,大力加強司法宣傳,營造和諧勞動的社會共識。各級法院通過案例宣傳報道、案件回訪、巡回審判以及開展送法進工廠、進社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廣泛開展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提高企業和勞動者雙方的法律意識,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深入聯系企業,幫助企業完善用工機制和自我協商機制。通過走訪企業、舉辦法律講座、邀請旁聽案件審理、法官定點聯系企業等多種形式,既提高了勞動者理性、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也強化了企業預防勞資糾紛的能力。省法院還向全省57000家規模以上企業發放《防范經營法律風險60項提示》,其中有14項涉及企業勞動用工,切實提高企業依法用工水平,從源頭上防范勞動爭議的發生。

 

  此次在藍皮書中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是從2008年以來全省法院審結生效的勞動爭議案件中精選出來,具有多樣性、典型性和普遍性的特點,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全面反映了涉及《勞動合同法》貫徹實施各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如勞動關系的確認問題、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支付問題、企業因經營困難而實施裁員的合法性認定問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確認問題、企業分立引起勞動關系的變更問題、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