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鄉村田間滿色金黃,清新淡香的油菜花招引了成群的蜜蜂前來“趕集”,也讓行走在鄉間小路的每一個過路人情不自禁地沉浸于花田麥地之中。突然間,油菜地里傳來一片樂呵呵的笑聲:“哎呀,當時還是多虧了你們法官的用心,要不然這油菜誰還高興去種啊!”循聲望去,油菜等同人高、長勢喜人,菜農手指菜地、笑容蕩漾……

 

424日,隨著海安法院兩名片區法官對當地角斜鎮新壩、沿口、五虎三村216戶菜農回訪工作的收尾,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原來去年除夕前化解的一起涉及216戶菜農利益的農產品買賣合同糾紛,竟讓這一群樸實的農民們唱起了一段別樣風格的“春天里”。

 

2009年初,一家東臺的食品公司依據海安角斜鎮的招商引資促新農村建設政策,在當地的新壩、沿口、五虎三個村建立了一個大型的油料加工生產基地。食品公司與周邊200多戶村民逐一簽訂了油菜籽定向購銷協議,約定由村民為食品公司種植油菜,待打成油菜籽后由食品公司以保護價進行收購。當年油菜喜獲豐收,菜農們高高興興地將油菜籽拖到本村的收購點向食品公司進行了交付,指日期待著食品公司油菜籽款發放日期的到來。但天有不測風云,此時的食品公司因資金鏈斷裂早已歇業關門,正面臨著破產的困境,不要說給付村民的油菜籽款了,就連日常的廠房租金都無能無力了,油料加工生產基地也變得一片冷清和狼藉。

 

眼看著滿懷期盼擴種的油菜獲得豐收到頭來經遭受如此境遇,菜農們按捺不住跑到食品公司找負責人嚴某討要說法,可態度惡劣的嚴老板卻兩手一推:“生產基地是政府動員我辦的,我沒有完全享受到政策優惠的待遇,公司運轉的資金也是想信用社貸款的;現在外面經濟緊張,公司現在這個樣子我實屬無策,你們找我也沒有大用。”菜農們一次次地跑到東臺,而結果也都是一次次地迎面冷水。就這樣,雙方的僵局一直持續到2010年底。

 

20101223日,在向食品公司追款無果后,菜農們開始組織集體到鎮政府上訪,強烈要求政府出面給個說法,并發誓如果鎮上沒有答復就會層層向上寫信請求解決,一直寫到省里。

 

隨著到鎮政府尋求“理論”的村民越來越多,村民的情緒也開始變得激憤起來,當地鎮司法所高度重視,現場立即向當地法院的片區法官求助,請求到場協會化解糾紛。

 

接到求援電話后,海安法院李堡法庭庭長兼片區法官王長圣第一時間攜書記員與另一名片區法官共同趕赴鎮政府大院,并在路上通知所涉案件的三個村的支書前來配合協調。通過現場選出村民代表了解案情、組織人員分頭調解做思想工作,并向菜農們承諾一定會給他們一個合理的交代,人群這才開始慢慢疏散開來,村民們的情緒也開始漸趨平緩。

 

菜農們各自散開回家后,可令法庭化解矛盾更棘手的問題卻一個個接踵而至:首先,菜農門法律意識淡薄,所收的油菜籽磅碼單只有數字,沒有任何簽字確認的痕跡;其次,菜農們目前并無足夠證據證明在村收購人與食品公司之間存在法律關系;三是食品公司現行對外負債累累,車間、廠房都被用來抵押向信用社貸款,拿出現錢的可能性實在很低。綜合考慮后,兩位片區法官及書記員利用辦案間隙趕至村子,挨家挨戶地向菜農們講清法律事實,深入幫助分析,適當提示風險,并在獲得菜農們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提出法庭的初步意見。同時,也爭取到當地社區服務站的支持和配合,對向食品公司交付油菜籽的菜農們進行全面統計和核實。

 

在了解到目前食品公司已將所有資產用來清償信用社債務,同時信用社也將食品公司的車間、廠房對外出租并從中收取利益的情況后,海安法院李堡法庭王長圣庭長頓時從中找到化解該起糾紛的突破點,因為從法律角度來說,食品公司對信用社清償債務的行為已經侵犯了其他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于是,片區法官們再次與鎮司法所所長取得聯系,決定共同信用社的思想工作,爭取促其從租賃收益中先行支付菜農們的油菜籽款。

 

2011120日,片區法官們與鎮司法所所長來到信用社,對信用社負責人進行情理分析和法理釋明,并建議其轉換立場多考慮菜農的現實處境。經過將近一個上午的做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在鎮司法所所長的協助下,片區法官們促成信用社同意先行墊資為食品公司支付所拖欠菜農的油菜籽款,并答應春節前支付到位。更令大家意外驚喜的是,信用社還愿意發揮中介溝通作用,幫助鎮政府為菜農們聯系相關的油產品加工企業,不讓村民的油菜地回土改種或荒廢下去。

 

213日,正值虎年除夕。隨著近3萬元油菜籽款的逐一發放完畢,海安縣角斜鎮新壩、沿口、五虎三村216戶菜農在年關最后一天實現了期盼已久的心愿,也因此安安穩穩、舒舒心心過了一個好年。

 

面對著身邊滿眼金黃的油菜花,較之去年又有所擴張的油菜地,以及菜農們即將再次收獲希望的喜悅笑臉,海安法院李堡法庭兩位前來回訪的片區法官連聲回謝圍擁著的鄉親們:“大家不用客氣了,這就是我們片區法官的工作,也謝謝你們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