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勇:推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關鍵
發布時間:2011-04-21 瀏覽次數:997
觀點闡述者: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
場合:在江蘇省南京市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知識產權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核心競爭力,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因素。江蘇積極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著力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加快發展知識產權事業,“十一五”以來全省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年均分別增長45.6%和64.7%,2010年達到23.6萬件、13.8萬件,分別占全國的21.3%和18.7%。
在推進知識產權工作過程中,首要任務是要大力推進知識產權創造,最終目的是要加快知識產權轉化運用;而這兩項工作能否做好,司法保護是關鍵。
近年來,江蘇法院堅持把保護知識產權作為鼓勵自主創新、推動知識產權創造與轉化的重要保障,作為優化投資環境、擴大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措施,作為建設法治江蘇、誠信江蘇的重要內容。江蘇各級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強化與行政執法的有機銜接,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提供了重要保障。
實踐中,江蘇法院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為推進我省知識產權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加強機構建設,全省所有省轄市中級法院均設立了知識產權審判業務庭,7個中級法院取得了專利案件管轄權;17個基層法院取得了部分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占全國的1/6。
二是堅持能動司法,主動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開展調查研究,積極應對宏觀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需求,出臺了《關于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在宏觀經濟形勢下進一步做好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促進自主創新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司法保護文件。對可能發生的涉及面廣、影響大的知識產權糾紛、爭端和突發事件,及早制訂預案、妥善加以應對。
三是加大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的保護力度,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四是深化司法改革,在全國率先在三級法院同時開展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審合一”試點,審結的“番茄花園”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2009年全國十大典型案件。
五是探索符合知識產權特點的糾紛調處機制,有效化解矛盾,促進成果轉化,“十一五”期間全省法院調解撤訴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達8178件、調撤率達80%。
六是強化司法公開,建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藍皮書”及“企業知識產權信息通報制度”,每年向社會通報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典型案例和企業知識產權狀況,公開生效裁判文書,著力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引導和促進企業加強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
總之,法院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全面提升司法保護水平,以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全省經濟發展。
文字整理 本報記者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