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法院審結一起離奇車禍賠償案
發布時間:2005-09-02 瀏覽次數:1444
本網南京訊:一位晚歸人,在公路上先后被一輛大貨車、二輪摩托車、夏利汽車4次撞擊后死亡,其中夏利汽車從其身上軋過。昨日,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法院對這起離奇車禍賠償案作出了一審判決:大貨車所有人致遠公司和夏利汽車車主豆菊昌共同賠償死者陳昌龍親屬25萬余元。 經審理查明:2003年11月22日晚19時30分,陳昌龍在回家途中,先后被4輛機動車撞擊。第一輛車是夏云鋼駕駛的大貨車,其將騎自行車的陳昌龍碰倒在超車道上,夏云鋼和同車人夏云流下車扶陳昌龍和自行車;第二輛車是二輪摩托車,將夏云鋼和和被扶的陳昌龍撞倒后離開現場;第三輛車是豆菊昌駕駛的夏利汽車,其駕車行駛在超車道上,從陳昌龍身上軋過去,車牌掉在現場,車輛行駛了一段距離后停在路邊,豆菊昌下車來到現場看了看將車牌撿起,打電話報警后駕車離開現場;第四輛車是二輪摩托車,直接撞擊在陳昌龍身上,摩托車翻倒,后駕駛員開車離開。 浦口區交警部門事后出具了責任認定書,認定豆菊昌對這起事故承擔全部責任。2004年12月,死者陳昌龍家屬將豆菊昌告到了浦口區法院,要求賠償損失39萬多元,后追加夏云鋼為另一名被告。 法院認為:《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第3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0條的規定承擔連帶責任。本案中,由于無法確定陳昌龍死亡系肇事車輛中的某一輛或多輛車撞擊所致,故此四輛機動車的所有人均應對陳昌龍的死亡負連帶責任。因夏云鋼與所有人致遠公司未到庭參加訴訟,無法查清夏云鋼與所有人致遠公司之間的關系,故應由車輛所有人致遠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因肇事車輛中兩輛摩托車的所有人及駕駛員未能查找到下落,故賠償義務人可在履行完賠償義務后,向另兩肇事者進行追償。 根據《解釋》36條規定和江蘇省2003年統計標準,法院經計算,確定肇事者應賠償死者親屬包括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的生活費等各項損失人民幣共2559745元。
|
文章出處: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文章作者:趙興武、徐高純、葉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