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呵護生命一樣守護公平正義
發布時間:2011-03-15 瀏覽次數:1072
司法為民,體現在對日復一日平凡甚至瑣碎工作的毫不懈怠之中,體現在一個個案件中為點滴的公正而奔波操勞之中。
兩會上,來自司法機關的法官、檢察官代表委員傾訴酸甜與苦辣、艱辛與榮耀。傾聽他們的講述,可以體味到:一個行動、一句話、一個眼神、一份執著……能托起一片青天,撫慰一個心靈。
陳燕萍代表:傾聽是一把打開“心鎖”的鑰匙
全國人大代表陳燕萍和記者聊天,始終柔聲細氣,保持均勻的語速。這讓人明白了,這位江蘇靖江市法院的法官整天各種民事官司纏身,為什么總能讓鬧上法庭的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傾聽,是她的訣竅。
一次庭審,當事人朱某在法庭上來回十幾遍反復嘮叨自己的訴訟理由,旁聽的人都打起了瞌睡,而陳燕萍卻是一邊聽他訴說,一邊琢磨案件的癥結所在,沒有打斷他的話。終于,朱某說完了。陳燕萍這才向他講起法律的規定和處理的方案。
沒等陳燕萍講完,朱某突然打斷她說:“陳法官,你是第一個完完整整聽完我的理由的人,你怎么說怎么好。你尊重我,我也信任你。”
傾聽,是一把鑰匙,可以瞬間打開塵封的“心鎖”。
當鄉親們帶著煩惱和忐忑的心情來到法庭時,陳燕萍總是以真誠的微笑相迎,請坐,倒茶,“先坐下,有話慢慢說”,然后耐心地聽。
她把自己的辦案方法,總結為“望、聞、問、切、笑”五個字。五個字說到底,就是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辦案,掌握案件處置的主動權,爭取糾紛的最終妥善解決。這個工作法讓陳燕萍一直保持著當事人服判率100%的記錄。
陳燕萍認為,當事人往往需要一個情感宣泄的過程。作為法官一定要不怕受氣,耐住性子,聽當事人把話講完,用傾聽同當事人進行情感交流、建立相互信任,了解對方心結,找到化解矛盾的切入點。
她的微笑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功效,這既是一種辦案方法,更是法官應有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