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動司法的活力之源
作者:婁銀生 沈 荷 孫彩萍 發布時間:2010-11-25 瀏覽次數:1094
江南秋濃,紅葉五彩斑斕。11月下旬,走進園林一般的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時,一起案件的有關情況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遇難事,支部在;辦難案,黨員上”,保障第一要務
鎮江東新商貿有限公司兩年前改制時承接了兩筆合計600余萬元的銀行債務。2009年7月,由于商貿公司無力償付債務,銀行向潤州法院提出執行申請。執行中,法官發現商貿公司在金融危機影響下資金流轉不暢,唯有拍賣正在使用的營業房才能抵債。但是,拍賣不僅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200余名員工的生計也將失去著落。
“遇難事,支部在;辦難案,黨員上。”潤州法院執行局黨支部11名黨員集體請纓,成立黨員臨時辦案分隊,立下軍令狀。
支部書記林知慶和大伙對東新公司現狀進行詳細調查分析后,發現該公司正在面臨著國有資產流失、業務經營中斷、債務增加、管理機構渙散等企業改制時普遍存在的問題。法院執行稍有不慎,極易形成群體性事件。
為此,辦案分隊本著司法是“執政”方式之一的高度和黨群關系的角度,形成了一個一攬子解決方案。
黨員辦案分隊兵分兩組:第一組負責協助企業改組整頓和債務化解;第二組負責解決企業職工具體困難和組建職工股東大會。
在潤州區優秀共產黨員孫國根為首的第一組人員的協調下,銀行主動將600余萬元債務減為400萬元,公司管理機構也如期建成。
第二組人員面對的則是職工觀念上的阻力和瑣碎的談心工作。為此,他們組織了十余場次座談會,不分晝夜地動員職工出資挽救公司。
“把最難辦的案件、最難做的工作、最難處理的問題交給黨員去完成,切實為全院干警樹立了標桿。”潤州法院院長吳猛告訴記者,“就這個改制案件的執行來說,我們不是在辦案子,而是在做活一家企業,法院行使的不單單是審判的權力,而是發揮黨組織‘執政’權力的一種。”
最終,經過1個多月的努力,職工籌集600余萬元資金保住了營業用房,同時企業和職工利益捆綁在了一起,企業重新煥發了活力和生機。目前,東新公司不僅還清了債務,而且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
“法院幫我們渡過了經營危機,我從中看到了黨員辦案組的力量,我代表公司全體員工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謝!”今年1月4日,新年工作的第一天,東新公司代表向執行局支部書記林知慶送去了“為民辦事,為民解憂”的錦旗。
記者獲悉,在潤州法院,辦案數量最多的是黨員,案件審判質量最好的法官還是共產黨員。截至目前,全院66名黨員辦結案件達5477件,占全院結案總數的95%以上,化解群體性糾紛46起,案件結收案比、人均結案數等指標在全市名列前茅。
“以黨建促審判”運行機制應運而生,開啟活力之源
時代發展、社會變革對黨建工作提出新的課題,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制度建設創新,是人民法院實現科學發展的動力,也是增強黨的創造活力的有效途徑。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潤州法院黨組去年初組織展開了一場關于“如何爭創一流法院”的大討論。在深刻分析了法院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機遇后,終于找到了支撐法院科學發展的最大優勢:該院法官中黨員占到了90%以上,支部建到了所有的庭上。于是,“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審判”的具有潤州特色的法院黨建發展模式應運而生。
明確了“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審判”的發展思路后,仍然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潤州法院面前。黨建工作和審判工作,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工作,通過怎樣的途徑,才能建立起“以黨建促審判”的運行機制?
就是這個看似簡單但又深入的思考,催生了該院一項具有想象力的工程:全院黨組織建設紅色課堂樣板化,庭室部門支部建設紅色班組樣板化。一改以往各支部各自為戰、重復建設、體系不清、亮點不多的狀況,旨在通過培養“單打冠軍”實現“團體冠軍”的目標。同時,這種工作模式建設內容相對專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支部工作效率,聚合優勢轉化為審判工作發展的職能優勢。
數字信息化注入黨建工作,堡壘活力四射
“一文雖微能污清白人格,萬金價昂難收公道人心”。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潤州法院加大信息化建設,架構起“紅色教育”數字化課堂,手機成為潤州法院黨建的一個新手段。“黨建手機卡”每天定時發送黨建手機報;“手機黨支部”利用手機為支部黨員提供黨務服務……
據悉,潤州法院66名黨員信息情況都統一錄入短信平臺數據庫,通過不定期編發知識型、警戒型、服務型和祝福型信息,傳遞了溫暖、強化了教育,拉近了院黨組織與黨員之間的距離,擴大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為了各類黨性教育入心入腦,該院今年初引導干警以積極開展自我教育的形式,面向全院干警征集原創廉政短信活動,全院干警踴躍參加,短短一個星期,監察室就收到了120條各具特色、富含哲理的個人廉政警句。
打開潤州法院“黨建網”,點擊與大家工作息息相關的網頁信息,記者看到,院黨組在法院網站醒目位置設立的“黨建網”上,有“黨的基本知識”、“黨建動態”、“主題活動”、“時代楷模”、“黨風廉政”、“黨務公開”、“心得交流”、“在線視聽”、“結對共建”等9個版塊,大家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隨時隨地選擇學習。
潤州法院黨總支書記楊克勤告訴記者,網站也成了黨總支開展黨建工作的幫手,成了各支部工作交流的平臺和黨員干警學習的校園,成了院領導了解各支部動態的窗口。
在潤州法院,執法辦案成為第一要務,黨員就是帶頭人,黨員就是安全員,黨員就是質檢員。“紅色課堂”、“紅色班組”在潤州法院,其戰斗堡壘作用無可替代:在工作和生活中,發揮著學習、監督、鼓舞、團結、教育的作用;在審判執行工作的第一線上,帶領廣大黨員和群眾在“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實踐中做出突出貢獻。近年來,該院能動司法成效卓著,連續獲得“江蘇省廉政文化示范點”、“江蘇省優秀基層人民法院”、“江蘇省法院文化建設示范單位”、“江蘇省法院基層基礎建設先進單位”等24項榮譽。
秋葉落下,地面鋪上了金地毯,無限生機醞釀在沃土里。潤州法院的實踐表明,能動司法的累累碩果,來源于基層黨的建設這一“活水”。黨的建設,不但是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非常重視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人民法院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