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保障企業轉型的司法路徑
作者:趙正輝 莊莉莉 發布時間:2010-10-25 瀏覽次數:1152
訪談對象 江蘇省無錫市北塘區人民法院院長 袁 挺
法周刊:建設新興產業,實現經濟轉型發展是無錫的城市戰略,作為基層法院怎樣認識這一宏觀戰略?
袁挺:2005年以來,無錫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自主創新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第一驅動力,在產業轉型和城市轉型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矚目的成就。在傳統低端工業曾占據支柱地位的北塘區,挑戰與機遇并存,圍繞“提升傳統服務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的產業發展總戰略,一場旨在推動老城區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產業“大換血”也正在展開。
為加快無錫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是目前基層法院面臨的重要課題。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和能動司法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公正司法意識,提高司法能力,著眼于促進結構調整,加強對新興產業發展的司法保障力度。
法周刊:目前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辦案壓力巨大,怎樣處理服務企業與辦案之間的矛盾?
袁挺:針對此類問題,北塘法院確定了“審判工作與服務企業同步走”的方針。具體來說,一是要優化整合審判資源。引進ADR機制,發揮社會調解的力量,聯合工商聯、司法局、勞動局等部門,成立“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立了商事糾紛訴調對接制度;二是將日常審判工作與服務企業相結合。審判工作中不是單純地就案辦案,而是總結歸納在案件審理中發現的一些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在服務企業過程中提出具體問題,并闡述司法建議;同樣,在服務企業中,也注意總結歸納一些企業經營環節容易出現的糾紛、疏漏,服務于審判工作。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幫助企業防范經營風險,另一方面,通過對企業經營的了解,也幫助法院在審判案件中容易把握案件的爭議焦點,縮短審理期限,開創審判工作與服務企業的良性發展的局面;三是探索符合司法工作規律的服務模式。
法周刊:企業轉型會面臨較多的困難和問題,法院能夠給予怎樣的幫助和支持?
袁挺: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必然產生一些新的矛盾:資源要素的倒逼,社會公平的倒逼,環保及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倒逼。反應在法律上表現為以下幾類矛盾:勞資問題(勞動爭議)、交易過程中的合同糾紛、人才引進方面的勞動合同保護,公司內部的股東爭議、知識產權保護(自主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的保護和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經濟發展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在不斷創新,相應的司法服務也要不斷“轉型升級”。我認為,一方面進行案件審理引導,案件審理結果主要包括判決和調解,通過判決維護市場主體和市場交易的誠信,通過調解和諧處理雙方之間的糾紛,撫平社會創傷;另一方面,發出司法建議。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通過司法建議的形式,幫助企業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完善合同規范;同時,著重調處勞動爭議和企業內部爭議。及時妥善處理企業轉型中產生的各類勞資糾紛,下崗職工的社會公平、民生權利保障等法律訴求,避免群體性矛盾的激化。
法周刊:對如何保障企業轉型下一步還有什么打算?
袁挺:下一步要讓司法服務大局、服務企業制度化、系統化、常態化。推進“走訪企業——反饋信息——指導審判”這一模式,并逐步發展到企業聯絡員主動與法院交流、主動與法官交流的狀態。推進法院與企業聯絡的常態化,通過講課、座談等培訓模式,提高企業員工的法律素養;繼續聯合社會力量參與司法調解。發揮企業商會(例如溫州商會、臺灣商會)、工商聯的作用,引導企業首先在商會內部商討,通過商會與工商聯的協調,將矛盾消化在萌芽狀態;繼續完善多方位、多層次的審判信息預警體制。目前,商事預警通過和北塘工商聯、北塘商會的合作已經建立并開始運營,多數企業已經通過這一平臺與北塘法院建立了企業經營風險方面的聯絡。在今后以及一個較長的時期里,北塘法院將逐步建立涉企業刑事糾紛、勞資糾紛等方面的預警機制,從法院工作的各個角度,為企業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