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前沿立潮頭-常州新北區法院能動司法創先爭優紀實
作者:戴麗娟 王 芳 發布時間:2010-10-21 瀏覽次數:1363
坐擁長三角,背倚長江水。優越的“地利”使得常州新北區的影響力和吸引力與日俱增,已一躍成為常州市最大、最富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和對外開放的主要“窗口”。在這片令人矚目的土地上,身處改革創新最前沿的新北法院在院長吳建國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能動司法,開拓創新,全力打造“服務型、和諧型、效能型、學習型、創新型”五型法院建設,在推進三項重點工作、服務區域發展、堅持文化興院、司法改革創新等工作中,不斷探索、銳意進取,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跨越。
作為全國首家訴訟服務中心的“誕生地”,2009年,該院的成功做法被省法院譽為訴訟服務“新北樣本”,創立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二三五’延伸服務模式”也在全省推廣,這兩項并榮獲2008、2009年度常州市“政法工作創新創優獎”。今年在榮膺“全省優秀法院”稱號之后,“五型法院”建設經驗再創新“樣本”,得到了省高級法院院長公丕祥、常州市委書記范燕青、常州中級法院院長姜洪魯等領導的高度評價。
構建三大機制 創新創優提效能
審判質效從倒數第二躍居全市第一;調研從后進到連續兩年第一;創新成果連續兩年榮獲全市政法系統創新創優成果一、二等獎;綜合考評連續兩年名列全市基層法院前茅……談起新北法院近三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院長吳建國感觸頗深:“創新是法院科學發展的不竭動力。(下轉D版)
?。ㄉ辖拥?版)自2008年8月開展創建‘五型法院’活動以來,全院發生的變化突出體現為六大轉變:一是審判方式從坐堂辦案為主到不斷延伸的轉變;二是辦案目標著重結案了事到追求案結事了的轉變;三是工作要求從被動司法到能動司法的轉變;四是工作態度從安于現狀到積極進取的轉變;五是審判資源配置從內部挖潛到協同作戰的轉變;六是公正廉潔司法從被動接受監督到主動接受監督的轉變。”
近三年來,新北法院以“提高質效、科學考評、提升效能”為目標,構建三大工作機制,著力整合管理資源,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完善創新創優管理機制,全院評審實施了以院部為實施主體的5個重點創新項目和以部門為實施主體的24個創新創優項目,并全部簽訂雙向承諾書,年終進行評估表彰。其中,“訴訟服務中心”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二三五’延伸服務模式”已在全省推廣。在2008、2009年度常州市“政法工作創新創優獎”評選中,全院有四個項目分獲一、二等獎。
完善重點品牌培植機制。實行院領導“一對一”結對掛鉤制度,切實提升創新品牌項目的實效。立案庭具體負責的“訴前矛盾糾紛分流機制”、“民商事案件速裁機制”、“訴調對接機制”、“巡回法官管理運行機制”,為創建“全國示范點”奠定了基礎。
完善創新成果轉化機制。2009年行政庭推出拆遷矛盾糾紛預防協調機制,實現了涉拆案件100%調處,協調撤訴率達到55.6%。2010年他們又推出建筑行業工傷預防工作機制,提交的司法建議立即被市政府職能部門采納,轉化為正式文件下發;民一庭全面推行勞動爭議、婚姻家庭等案件的專業化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調撤率達到60%,這一做法被市中院充分肯定;執行局在全省首創執行立案釋明制度,實現了執行案件全年“零投訴”。
力推“四大工程” 服務大局保民生
能動司法服務為先。新北法院始終以服務大局為重點,自覺把司法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去謀劃和思考,重點推進“四大工程”,努力在服務發展、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上有所作為。常州市委常委、新北區委書記戴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無論是在經濟高速發展還是在金融危機到來時期,新北區法院都能夠深入企業,深入基層,服務大局,保障民生,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法制環境。”
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推進司法保障、司法促進、司法護企、司法升溫“四大工程”,出臺《為全區五十項重點工程(工作)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明確和落實了為區域經濟方式轉變服務的22項措施,與新浩印染有限公司簽訂常州首家法企和諧共建協議,與轄區羅溪鎮同心同德社區創建了常州市首個“無訟”社區,以訴服中心為平臺構建“立、審、執一體化”高效司法服務機制,傾全院之力提供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務。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建立健全立、審、執全流程的跟蹤服務聯動機制,為北部新城、天合太陽城、新能源車輛產業園、“萬頃良田”等重大項目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服務。新北區某鎮政府將1000多畝已經征用而拋荒的土地發包給安徽的種田大戶進行耕種,雙方在承包合同中約定,如土地需要另作他用,鎮政府有權在通知種田大戶后將土地收回。
去年下半年,鎮政府通知收回土地,種田大戶要求鎮政府承擔損失,否則不予返還土地。雙方矛盾一觸即發,鎮政府準備強行收回土地,而種田大戶也組織了幾十號人準備和政府對抗。為防止矛盾的進一步激化,法院會同鎮政府工作人員與種田大戶代表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針對其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詳盡的解釋,對合理的部分向鎮政府工作人員提出盡量予以考慮的建議,對于不合理部分耐心地向種田大戶代表進行釋明。經過耐心細致的工作終于促成雙方和解,從而使一起可能矛盾激化的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
搭建四大平臺 文化興院促和諧
“迎著朝霞走來,我們相聚在長江之濱……司法為民,神圣使命,勇爭一流創新業……”每天清晨上班,迎接全體干警的是一曲由院長吳建國親自譜寫、全體干警共同錄制的激昂、奮進的新北區法院院歌《和諧天平》,它猶如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干警們踏著輕快的節奏,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新北法院副院長談建華說,每天上班,只要一聽到《和諧天平》高亢有力的旋律,心中立即就會升騰起一股工作的沖勁,情不自禁就會對手中的各項工作做個盤點,力圖把每一起案件辦精辦好。
和諧是發展的催化劑。新北區法院黨組集思廣益提煉出新北“法院精神”、法院“院訓”用語,自主創作“院歌”《和諧天平》,通過舉辦“愛我中華、愛我法院”攝影展、開展“2009新北法院十件大事”、首屆“十佳法官、優秀法官”評選等一系列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境界,增強了干勁。始終堅持“文化興院”戰略,全面搭建學習制度建設、學習教育培訓、學習載體創新、學習成果展示“四大平臺”,深入開展“領航助推”工程,不斷提升法院科學發展“軟實力”。
采訪中,民一庭年輕法官韓洲晶心潮起伏:“院黨組推出資深法官和年輕法官結對的‘領航助推’工程,足見院領導對我們年輕法官的關懷和愛護??粗拜厒兿衲g師一樣,五六十個案子在手里處理得井井有條,我也躍躍欲試。但案件真的到了自己手里,有時卻不知該從何著手。幸運的是,總有前輩們在我身邊給予支持和引導。我想,我最好的回報就是踏實苦干,盡早成為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
創建“五型法院”不僅是法院整體工作的努力方向,更是每個部門和每位干警的奮斗目標。正如常州市中級法院院長姜洪魯所說:“新北法院在能動司法、保障發展、維護穩定、創新創優等方面得到了新北區領導的充分肯定,希望新北法院按照創建‘五型法院’的思路,在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方面有新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