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法院顏單法庭座落于以其秀麗多姿的水鄉風光聞名遐邇、被譽為“東方濕地之都”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九龍口附近,管轄顏單、九龍口、恒濟、沿河、蘆溝五鎮,轄區面積365平方公里,人口20余萬。近年來,顏單法庭以服務水鄉和諧穩定與經濟發展為己任,立足司法職能,扎實開展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基層三服務活動。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贏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今年縣兩會期間,轄區五鎮人大代表都對該庭三服務工作贊不絕口。

 

力助特色產業

 

建湖縣節能電光源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節能燈生產基地。顏單法庭所在地顏單鎮是建湖節能燈產業的發源地,全鎮有大大小小節能燈生產企業50多家。2009年上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產品主要靠外銷的節能燈行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訂單減少、庫存增加、資金鏈斷裂、勞資矛盾加劇……,許多中小型節能燈企業瀕臨倒閉的邊緣。

 

危機無情,法官有情。顏單法庭變“被動審判”為“主動服務”,及時組織干警深入轄區節能燈企業,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司法需求,排查企業的經營風險,共商應對危機的對策。在走訪建湖縣晶耀燈具廠過程中,法官了解到該廠因資金周轉困難,工人工資一時無法支付,職工紛紛要求離廠這一情況時,及時召集職工代表談心,引導職工體諒企業的暫時困難,與企業共渡時艱。然后,法官和企業管理層一道,細致梳理企業貨款回籠情況,列出債權清單,研究回款方案。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顏單法庭為該企業追回貨款30多萬元,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目前,晶耀燈具廠生產紅紅火火,業主感慨地說:“要不是顏單法庭的法官及時出手相助,我廠恐怕早已倒閉關門了”。

 

這只是顏單法庭能動司法、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2009年以來,該庭共開展法官聯系企業活動30余次,審執結各類涉企案件50余件。同時,充分運用司法手段,扶持、引導和幫助8家節能燈企業渡過難關,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霾,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轄區特色產業的健康發展。

 

護航重點項目

 

近幾年,建湖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全力謀劃,建設了一批重點項目。位于顏單法庭轄區內的高新產業園、九龍口園藝項目建設,面臨著繁重的拆遷安置任務。顏單法庭主動作為,積極配合轄區黨委、政府調節重點項目建設中的各種利益關系,依法保障和服務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顏單鎮李夏村3戶村民拒不履行與鎮政府達成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無理索價,嚴重影響縣高新產業園建設的工程進展,相關部門做了2個多月的工作都難以奏效,無奈向顏單法庭提起訴訟。法庭迅速啟動程序,在法律的威懾和法官的疏導教育下,僅用3天時間促使3戶村民主動騰房。九龍口園藝項目建設過程中,顏單法庭在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矛盾糾紛進行研判的基礎上,主動上門向九龍口鎮負責拆遷的有關部門宣傳物權法、《國務院拆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司法建議,引導相關部門依法拆遷、和諧拆遷,切實保障拆遷戶的合法權益。同時,還深入拆遷現場,開展法律咨詢活動,了解拆遷戶的實際情況和思想動態,引導拆遷戶消除思想顧慮和抵觸情緒。由于顏單法庭全面有效的司法服務,九龍口園藝項目建設過程中,未發生一起矛盾激化事件。

 

妥處涉農糾紛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城鄉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量涉及農村土地承包、流轉、征用而引發的矛盾糾紛涌入司法領域,此類案件不僅關系到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政策性強、法律關系復雜、涉及面廣、審理難度大。顏單法庭在審理過程中,總是注重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力求達到審理一案、安定一方的效果。今年以來,該庭審結的21件農村土地類糾紛案件,無一起引發震蕩。

 

蘆溝鎮淳化村因省道建設,征用了該村部分土地,土地征用補償款到位后,卻在村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承包地被征用的20多戶村民認為補償款應歸他們所有,而其他村民則認為征用土地屬村里集體所有,補償款應在全體村民中分配。雙方各不相讓,并輪番到縣政府上訪,村委會被鬧得焦頭爛額。后承包地被征用的20多戶村民推出一名代表向顏單法庭提起訴訟,請求法庭公斷。該案如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合議庭高度重視,對處理該案的政策依據和法律依據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并邀請10名縣人大代表到法庭對該案進行聽庭評議。判決作出后,雙方村民均被判決書充分的說理所折服,表示服從法律的裁決。最終,村委會依據法庭的判決,對土地征用補償款進行了合情、合理、合法的分配。淳化村恢復了往日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