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化解糾紛-武進法院創立全省首家常駐式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紀實
作者:戴麗娟 石 巖 發布時間:2010-09-15 瀏覽次數:1308
素有“江南明珠”美譽的常州市武進區,向來是個創造奇跡的地方。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武進法院人以敢為人先的氣魄鑄就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面對數量日益增多、處理難度不斷增大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身處改革創新前沿的武進法院能動司法,大膽探索,于今年3月在區公安交巡警大隊成立全省首家常駐式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并構建法院、公安、保險公司三方聯動調解機制,走出了一條便利、高效、低成本化解交通事故糾紛的新路子,有力地推進了三項重點工作的深入開展。
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逸中在視察該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時給予高度評價,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國建作出批示,指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是常州市較為突出的社會矛盾,武進法院首創的“五動五化”新機制對化解此類矛盾探索了一條新路,要求市綜治辦召集相關部門認真總結,及時推廣。省法院“三項重點工作”專刊專門介紹武進法院的經驗做法,要求全省各級法院積極借鑒,不斷將涉訴矛盾糾紛化解年活動推向深入。
三項保障創新服務平臺
“2003年,武進法院受理的道賠案件僅143件,2009年上升到1849件,增長了近13倍。從2007年起,道賠案件在普通民事案件中的比例突破了30%,躍升至法院受理民事案件中的第一大類。除了數量大幅增長外,此類案件普遍面臨著審理周期長,與保險公司銜接不暢,案件調解率偏低,超過交強險賠償限額部分執行難以到位,受害人涉訴信訪突出等問題。”談到交通事故巡回法庭設立前的狀況,副院長王錫敏介紹說。
為破解這一難題,院長邰建平強調,要堅持思路決定出路,要以能動司法的新作為不斷回應經濟社會的新需求。自去年下半年起,武進法院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工作,組織一線法官進行座談,集中走訪區公安局、常州市保險行業協會和多家保險公司,并向部分道賠案件當事人發放征求意見函。通過廣泛調研、充分論證,形成了“創設平臺,駐點辦公,三方聯動,協作共贏”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按照類型化需求、專業化服務的要求,抽調人手組建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另一方面,依托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和公安交警部門、保險公司協商建立聯動調解機制,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對于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建設,武進法院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傾斜,突出強化組織領導、人員配置、硬件設施三項保障措施,力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提升。專門成立由一把手院長掛帥的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解決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建設中的各項事宜。依據道賠案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合理測算人員配置比例,選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善做群眾工作的人員到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工作,并與區司法局密切協作,把人民調解工作室機制引入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建立訴訟收費系統與電子簽章系統,基本形成就地立案、就地審理、就地調處、就地制作裁判文書等“一站式”服務體系。
三方聯動共促糾紛化解
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為化解道賠案件搭建了一個平臺,而法院、公安交警部門、保險公司三方聯動調解機制的建立,則為化解道賠案件注入了活力。“著眼補救權利人受到的損害,立足矛盾糾紛及時得到妥善解決,推動訴訟與其他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之間的有效銜接,正是我們探索建立三方聯動調解機制的初衷。”邰建平告訴記者。
武進法院這個倡議得到了區公安局、常州市保險行業協會的積極響應。經過座談協商,三方很快達成了共識,聯合出臺《關于建立涉訴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聯動調解機制的意見》,為便捷高效處理道賠案件提供了制度保障。
《意見》對機構、人員、調解、運作、救濟五方面聯動作出了具體規定。成立三方聯動調解工作領導小組,由法院分管院領導、公安局分管局領導、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擔任領導小組負責人。領導小組實現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意見》明確了交管部門、保險公司和巡回法庭在處理事故或調解過程中負有相互協助配合的義務。如交管部門做好調前準備工作,包括通知保險公司對事故車輛進行定損,通知當事人提供涉及調處的相關證據材料,送達事故認定書時審查當事人主體資格等。為充分調動保險公司參與調解的積極性,對道賠案件的賠償范圍、賠償標準,在法律框架下,由三方協商共同制定統一標準。市保險行業協會牽頭與全市23家財產保險公司補充簽訂了行業自律公約,協商解決保險公司之間的分歧,保障了三方聯動調解機制正常運行。
三重優勢“催生”四方共贏
“沒想到這么快就拿到了賠償款,感謝法庭為我作出的努力。”8月26日,當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原告吳女士喜出望外地一次性拿到5萬多元賠償款時,對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法官千恩萬謝,并專程送去了一面題有“辦案神速,為民分憂”字樣的錦旗。而被告周先生對案件處理結果也相當滿意:保險公司不僅在交強險范圍內支付了理賠款,而且對第三者責任險賠付事宜也一并進行了處理。以上發生的一幕,其實只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成立以來所辦結的323起案件中的一件。
交通事故巡回法庭運行5個月來,一舉扭轉了以往道賠案件審理周期較長、程序繁瑣、調解率低、理賠困難等不利局面,便利、高效、低成本的三重優勢充分顯現,取得了當事人、法院、公安交警部門、保險公司四方共贏的效果。
隨著大量的道賠案件得到快速有效處理,進一步優化了審判質效,并帶動了其他類案的解決。交通巡回法庭負責人朱杏玉告訴記者,設立巡回法庭以來共受理道賠案件384件、結案323件,調解、撤訴266件,調撤率提高到了82.35%。在所調解成功的案件中,已兌付賠償款近兩千萬元,僅有5件案件申請強制執行。此外,由于保險公司在商業第三者責任險甚至車損險限額范圍內直接對受害人作出賠付,減少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數量,再加上啟用人民調解工作室大力開展訴前調解,無論是審理或執行案件均出現了下降,緩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
常州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孟金貴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保險公司已經在10件案件中墊付了救治費用10余萬元。在實行三方聯動調解后,保險公司采用集中審核的方式參與調解,無需頻繁出庭應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由于統一了賠償標準,有效控制了經營風險,對保險公司穩健經營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由于保險公司積極介入調解,也增進了當事人的信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