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潘永康,宜興法院簡易審判庭法官,58歲,從事法官職業已達三十余年,自2008年至簡易案件審判庭后年均結案220余件,平均審限13.6天,調撤率76%

 

八月二十六日,早上七點老潘按照慣例早早到了法院,先做做上班前的準備工作(其實離上班八點半還早,但老潘經常笑稱是年紀大了睡不著),燒燒水,簡單地打理了下辦公室,一杯茶一泡,一天的工作開始了。

 

早上要先去送達,是昨天下班前立上來的新案件,簡單的民間借貸糾紛,被告徐某是農村人,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要去其家里送達。其實早上送達案件也是老潘先開的先例,用他的話說就是農村基層的人,直接送達效果最好肯定是在早上,一般農村人早上家里會有人的。于是沒到上班時間,帶上書記員,老潘親自駕車前往送達。今天所去的官林鎮戈莊村有點偏僻,中途問了好個幾個人才找到,把警車停好,看到門半掩著,上前打聽,正是要找的,男的出去打工了,老婆和女兒在家,說明來意,女的從開始的抗拒到主動聯系男的,繼而和老潘約好第二天上午到法院處理案件。老潘的年齡、資歷、耐心加上極強的勸說能力,一般當事人都會乖乖被降服。從被告家里出來后,一看時間已經十點四十了,“走,回法院吃飯!”說完,老潘油門一踩直奔法院。

 

中午老潘一般是回家吃飯,因為愛人已經退休在家,回家吃飯既是陪陪老伴,也是對老伴一上午忙碌的肯定,所以除了出差在外,沒什么人能請到老潘吃飯。簡單地吃完后,老潘又返回辦公室,此時的法院比較清靜,老潘會看看報紙、玩會連連看消遣時光。年輕同事經常稱老潘每天是十小時工作制,老將一個頂倆。

 

到了下午,今天有個物業管理費的庭,原告早早就來了,被告到了傳票通知的時間還沒來,老潘開始擔心了,因為在他看來,只要雙方當事人到庭,沒什么會調解不了!和被告電話通完電話,才知道正在趕來的路上,虛驚一場。被告到庭后,一見面,才知道幾年前也在老潘手里處理過案件,對老潘信任有加,案件更加容易調解了。果不其然,沒幾分鐘,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已經達成協議,被告拖欠的物業費將一次性付清,至于被告和開發商之間的糾紛由原告物業公司出面協調解決。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原告物業公司有點喜出望外,用原告的話講,這個業主相當強勢,房屋質量的問題成了不繳納物業費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今天能夠妥協全是法官的功勞。聽到這,老潘笑了笑,同時強調一定要幫協調解決好房屋質量問題。

 

開完庭,已經三點半了,今天的任務基本完滿結束,準備休息休息。沒多久,內勤又送來了今天剛剛立的新案件,拿到案件仔細閱讀,發現有財產保全的申請,叫書記員帶好材料立馬出發,前往銀行。趁在銀行下班前,老潘依法凍結了被告的基本帳戶,同時凍到了大部分貨款。從銀行出來,街上的車輛開始多起來了,已是下班高峰時間。老潘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凍到了被告的錢,意味著案件已結大半。

 

是的,老潘就是有這個信心和能力!人說年輕無極限,在老潘身上看不到年齡的差距,他永遠是個精力旺盛、干勁十足的“年輕老革命”,也正是這份熱情和激情,他才贏得了同事的尊敬、領導的認可、當事人的信任,在他看來,做到問心無愧就足已,別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