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維權固長城 攜手共建一家親-洪澤法院軍人維權工作側記
作者:楊修業 吳克成 發布時間:2010-07-29 瀏覽次數:1182
洪澤縣位于美麗的洪澤湖畔,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革命老區,有著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事關國家安全利益、事關軍政軍民團結、事關軍地和諧穩定。多年來,洪澤法院始終把涉軍維權工作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探索,主動實踐,使涉軍維權工作與經濟發展并進、與法制建設同行,為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作出了積極貢獻。
齊心協力筑堅強后盾
洪澤法院從狠抓思想認識、組織機構、制度規范、維權落實和延伸服務“五個到位”入手,構建涉軍維權法律服務體系,解決官兵后顧之憂,扎實開展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工作。2005年3月,成立了由院一把手掛帥的涉軍維權工作領導小組,由民一庭牽頭設立了“軍人軍屬維權合議庭”、“涉軍案件調解室”和“軍人軍屬法律咨詢、導訴臺”等。強化以涉軍領導小組為統引、以維權合議庭為載體、以法律咨詢服務為紐帶的新機制,構建起司法擁軍機制和保障服務網絡。強化涉軍案件工作職責,規范涉軍案件管理流程、完善涉軍案件監督及錯案追究機制,制定了《審理涉軍案件暫行規定》等多項制度,使涉軍案件的審理和執行都有章可循。還落實涉軍信息通報和案件回訪制度,實現能動司法、案結事了、服務延伸。
洪澤法院積極與縣人武部、司法局溝通,在縣法律援助中心增設了“軍人軍屬維權法律援助工作站”,縣人武部設立了“軍人軍屬維權法律咨詢站”,分別指定專人負責維權工作,形成了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程序規范的法律服務網絡。還主動與縣委、縣政府協調,將檢察、公安、民政、財政、勞動和社會保障、國土資源等部門納入維權機構,使涉軍糾紛案件既能通過司法手段來解決,也能運用政策、經濟等多種方式來調解,改變了過去那種僅靠司法維權的單一模式。
結合工作實踐,洪澤法院建立了涉軍會議制度,做到維權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召開一次工作總結部署會,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半年召開一次形勢分析會;建立報告制度,做到維權辦公室每半年匯總一次工作情況,每季度梳理一次疑難糾紛案件,向維權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專題匯報;建立督查制度,做到維權工作領導小組每半年組織一次工作檢查,維權合議庭聘任軍人擔任陪審員,邀請人大代表實施監督,定期督查維權工作開展情況,保證了維權工作的有效運行。近三年來,維權合議庭組織調處涉軍民事糾紛60多起,審結涉軍民事案件32件,調解29件,調解率超過90%,解答軍人軍屬法律咨詢100余人次。有力地維護了軍人軍屬的合法權益,解除了軍人的后顧之憂,增進了部隊官兵保衛祖國、護我長城的責任感、使命感、安全感。
廣泛宣傳造維權聲勢
為營造涉軍維權工作濃厚氛圍,縣法院與有關部門堅持把涉軍維權工作作為國防教育、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納入全民國防教育計劃,注意結合普法宣傳日、國防教育日、征兵宣傳月等時機,主動聯合司法、教育、人武等部門,采取制作宣傳展板、散發宣傳材料、出動宣傳車輛等多種形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廣泛普及維權工作法規常識。連續多年組織法官進軍營、下基層,廣泛開展送法進軍營、送軍屬活動。先后向軍人軍屬發放法律咨詢服務聯系卡1000余份,組織普法宣傳活動6場次。刑庭、民一庭還根據工作上與武警、消防部隊配合多的有利條件,每年“八一”建軍節組織法院干警與部隊官兵及軍屬進行聯歡,現場進行法律知識搶答、法律問題解答、法律事務幫辦等,生動活潑地開展涉軍維權活動。
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做好軍人軍屬維權工作的責任感、軍人軍屬依法維權的自覺性明顯增強。
依法維權解軍屬之憂
洪澤法院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想軍人軍屬所想、幫軍人軍屬所需、解軍人軍屬所困,積極主動開辟涉軍維權“綠色通道”,對于軍人軍屬維權案件做到優先受理、優先立案、優先審判、優先執行。在法院立案大廳的醒目位置,設立“軍人軍屬優先”的標示牌,為有困難的軍人軍屬緩、減訴訟費用,及時受理、及時立案,并迅速轉入“維權合議庭”,進入案件快車道。對于涉及軍人婚姻的案件,嚴格按照《婚姻法》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的特別規定, 充分尊重軍人意見,優先保護軍人合法權益。
2009年以來,因城市發展需要,洪澤縣老縣城多處拆遷,涉及軍人家庭的有13家,由于時間緊迫、情況復雜、問題突出,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矛盾糾紛。洪澤法院和人武部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抽調專人成立“涉軍拆遷巡回法庭”,妥善調處拆遷安置、房屋買賣、財產繼承、違章建筑等糾紛,確保支持拆遷工作的軍人軍屬經濟上不吃虧、條件上不落后。地處城東的張老漢,弟弟在部隊是個將軍,家庭地大房多,在小城鎮建設中經過規劃新建五間兩層門面房,年租金超過10萬元,現在因建設市民廣場需要拆遷,一家人思想不通,要價很高。許多拆遷戶也緊盯著這個軍屬“大戶”。縣委、縣政府把這個難題交給了法院,“維權合議庭”受命開展工作,多次會同人武部、拆遷辦、政府辦的同志登門協調,宣講《房屋拆遷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黨和政府富民拆遷、陽光拆遷的優惠政策,講法說理、耐心勸解,和風細雨、真情感化。張將軍也打來電話,要求弟弟支持政府工作,維護軍屬形象,終于使張老漢一家愉快地接受了政府的拆遷方案。在合議庭的協調下,張家也拿到了對門兩套面積大、采光好的高層住房,一家人還是三代同堂,其樂融融。通過軍、地共同努力,洪澤縣沒有一戶軍屬阻撓搬遷,保證了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軍民團結如一人。洪澤法院唱響新時期軍民關系的主旋律,正在為地方經濟發展,建設和諧社會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