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明:對如何當好副職領導的幾點思考
作者:沈志明 發布時間:2009-07-15 瀏覽次數:3213
在領導班子中,副職由于其承上啟下的特殊地位,其領導方法和藝術也有其獨特性。在領導班子中,副職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由于這種特殊地位,副職領導在其工作中必然會遇到來自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矛盾和問題。
筆者認為,在一個組織或團體的領導班子中,副職應以忠誠之心對待組織,以關愛之心對待同志,以平常之心對待名利,以奉獻之心對待事業,充分發揮粘合上下左右、溝通方方面面的橋梁紐帶作用和參謀助手作用。為此,筆者結合自己工作實踐,談談當好副職領導的幾點思考。
一、正確處理與正職領導的關系
(一)在思想上具有配角意識
在領導班子中,正職是“班長”,是“一把手”、是“主角”,處于核心領導地位,具有領導、指揮職能,其領導地位,主導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副職是領導班子的一名成員,是正職的助手,是“配角”,處于從屬、輔佐、服務地位。作為副職在思想上必須具有配角意識,沒有這個意識,就找不到扮演配角的感覺,沒有這個感覺,就當不好配角,當不好助手。配角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要有維護核心的思想意識。正職是一個單位、部門的主要領導,是一把手,也就是核心,處于主導地位,負全部責任。而副職是一個部門不可缺少的,承擔分管責任,掌握一定權力的領導,既是充當正職的助手,扮演配角的下屬,又是下級的領導。因此,作為副職必須緊緊圍繞正職這個中心,維護正職的權力和核心地位,自覺服從正職的領導,深刻領會正職的意圖和要求,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配合、協助正職作為自己的主體意識,形成一個團結、統一、穩定、和諧的上下級關系。
2、要明確有限權力的意識。副職與正職的權力是有差距的,正職統攬全局,決定全局,把握大政方針,對單位的事情實行全局的領導和管理,而副職僅在自己分管的工作范圍內具有一定的權限,副職要認真履行職責,對正職負責,做事情要掌握一個“度”,要多請示、多匯報,對正職沒有授權的,不能輕易越權、說話、表態,應根據自己的職責權限,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所以副職必須明確自己有限的權力。
3、要有鼎力相助的誠心誠意意識。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單位也好,一個部門也好,班子成員都要以誠相待,鼎力相助,這是最起碼的意識,尤其是副職,本身就是助手,就是配角,對正職的支持也是份內事,也是副職必須具備的素質,“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共同垮臺”。
(二)在行動上要盡職盡責
1、要善于領會正職的意圖。當副職要有較強的悟性、靈性,在工作中要全面準確領會正職的意圖,使各項工作不偏離中心和方向,這樣才能夠與正職在思想上、行動上保持一致,保持了一致,工作就會出成績。
2、努力做好分管工作。副職如何做好分管內的工作,是衡量副職是否稱職的主要標志。一是要明確自己分管工作的任務、范圍、權限,要按正職的要求去分管。二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經驗和成功之處,尋求做好分管工作的方法、技巧和途徑,特別是要學習正職研究處理工作的思維方法和領導藝術,學習老同志的經驗。三是工作要仔細,要積極主動,特別對布置的工作要有檢查、有結果、有落實,不能布置過了任務就完成了,要克服依賴性,克服什么事情都等著正職拿主意、拿辦法,把自己當成擺設。同時,作為副職還應主動承擔責任,替正職分憂解難,特別是在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有敢于承擔責任,積極謹慎妥善處理問題,主動為正職保駕護航,盡量把矛盾解決在副職分管工作的范圍內,讓正職去考慮更多的大事。
3、當好助手,做好參謀。副職處于輔助地位,由于他的地位決定他的作用,副職的作用就是助手作用,參謀作用。具體要把握三點:一是要為正職出謀劃策,用自己的智慧,出一些利于單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二是要有超前意識,要善于洞察、觀察正職意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能平平常常,隨波逐流;三是要盡可能站在正職的角度和單位全局利益的角度出主意,提出富有創造性、實效性的獨特見解,要經常分析思考問題,全面了解情況,為正職的決策提供必要的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二、 正確處理與同級副職的關系
一正幾副的領導班子中,副職之間一般不像上級對下級那樣具有法定的領導權和統御權,他們之間既是天然的合作者,又是潛在的競爭者。同級副職間,必須精誠團結,密切配合,與正職一道唱好同一臺戲。
1、積極配合而不越位擅權。作為班子中的同級副職領導,既要有全局觀念,齊心協力,積極開展工作,又要做到不越位擅權、插手別人分管的工作。要尊重其他副職領導的職權,維護他們的威信,不干預和隨便議論評說對方的工作。屬于別人職權范圍內的事,決不干預,屬于自己的責任也決不推卸。在有能力和必須幫助他人工作時,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掌握好時機和方法,避免產生負效應。
2、明辨是非不斤斤計較。對同級副職間出現的矛盾和分歧,要以大局為重,從維持團結的愿望出發,堅持做到“是非問題弄清楚,一般問題不計較”。涉及大事大非問題,要堅持原則,不妥協,不讓步,但要講究方法,避免言詞過激,傷害對方的感情。還要注意不要把矛盾公開化,把領導班子內部的某些分歧擴散、感染職工群眾。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應采取不細究、不計較的態度,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謙和忍讓,豁達大度。
3、見賢思齊不嫉賢妒能。處理好同級副職的關系,不僅要有容人之短的度量,而且要有學人之長的胸懷,見賢思齊。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能力有大小之分,水平有高低之別,班子整體結構優化了并不等于個體沒有差異,這就要求副職虛心學習,取長補短,增長才干,共同進步。
4、相互溝通而不怨恨猜忌。班子副職之間應經常溝通思想,建立和諧的感情氛圍。實踐證明,善于溝通的副職容易被對方理解和信任,彼此之間的心理防線也容易迅速消除。往往副職間發生不團結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在重大原則上有分歧的少,思想感情上有隔閡的多,故意拆臺的少,合作不密切的多;制造事端的少,處理矛盾不妥、方法不當的多。只要副職之間經常注意溝通思想,就可以減少矛盾,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增進感情,加強團結。
5、支持幫助而不攬功推過。同級副職之間常常會遇到一些職責上的交叉,也會共同處理交叉事務,應提倡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對交叉工作爭著上,搶著干,使全局工作統籌兼顧起來,杜絕出現責任真空。要做到權力不爭,責任不推,困難不讓,有功不居,有過不諉,彼此間的關系就會更加密切、融洽,真正形成患難相處、和衷共濟的氛圍。
三、正確處理與部署的關系
副職對正職而言,是部屬;對下屬而言,是某些科室或某項工作的分管者,也是上級、領導。一個副職要得心應手地完成好本職工作,同樣需要而且應該掌握處理與部屬關系的方法與藝術。
1、組織協調的藝術。副職面對錯綜復雜、繁難具體的工作,要沖破繁雜事務的包圍,不越俎代庖、事必躬親,必須講究理事的方法和運用授權的藝術。副職不能將本應屬于中層干部和部門負責人的部分權力收歸己有,削弱和架空部屬,而應充分信賴和依靠部屬在職責范圍內處事用權,使他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展其才,從而依靠群策群力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同時,副職放權要有一定的“度”,不能放手而撒手、信任而放任。副職是在代表組織領導集體分管某項工作而行使一定的職權,一些職責范圍內的矛盾和問題不宜輕易上交,而要切實加強指導把關。
2、關心激勵的藝術。副職領導與部屬的接觸更直接,要善于運用激勵藝術。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要關心愛護、體貼、幫助下屬,理解下屬,尊重下級,諒解下屬的細微過失,著意創造寬松活潑、心情舒暢地氛圍。副職領導要有愛才之心,識才之眼,用才之能,護才之魄,容才之量。不僅讓部屬感到上司理解他、信賴他,而且讓他們感到領導有鼓勵人才脫穎而出的襟懷和熱誠。
3、上下溝通的藝術。上下溝通是副職干部實施領導的基本條件,也是統一部屬意志不可缺少的領導藝術。分管副職必須經常了解自己部屬的需要和期望,切準他們的思想脈搏,盡可能地把領導意圖、工作目標和下屬的需要與實際連接起來。布置任務時,分管副職也要設身處地為下級著想,充分考慮到一線工作的辛苦和困難,并把職工群眾的意見及時反饋上來。這樣,上下之間彼此了解,相互支持,就能保證政令暢通,就能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副職還要善于利用人才,選賢用能,唯才是舉。
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為做好本職工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務,副職需要不斷在實踐中學習,注重講政治、講團結、講公正、講清廉、講務實,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培養自己多種領導能力。
1、開拓創新能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無前人經驗可以惜鑒,一切都必須依靠自己在工作中去摸索,去開拓,去創新,這就要求副職要敢于突破原來的舊的思維方式的框框,樹立全新的市場經濟觀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2、超前預見能力。要在全面了解、掌握分管工作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超前預測發展趨勢,超前謀劃工作思路,為正職當好參謀。
3、自主決斷能力。要著眼全局,按照領導班子的決定和正職的指示精神,從分管工作的實際出發,集思廣義,在意見紛爭、矛盾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力排眾議,果斷決策,拿出創見性的符合實際的最佳意見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