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云
作者:汪世芳 發布時間:2009-07-06 瀏覽次數:1279
不喜歡憂郁的“藍調”,沉沉的,感覺壓著,很不舒服;也不習慣瘋狂的“野人”,過于激動,使人煩躁不安。于是朋友建議聽聽“老”字輩的??“故鄉的云”,確實,人和歌都名副其實。
“故鄉的云”在耳邊飄過,拂去了“野人”的氣息,躁動的心趨向平靜,而思路就像旅途一樣漫無邊際的延伸進濃稠的夜。故鄉的云會是怎樣的呢?故鄉的人在哪里呢?遠離故鄉的我竟在此刻聞到了故鄉淡淡的青草香味。
我的家鄉在安徽一個偏遠的鄉村。兒時的故鄉是一個美麗、寧靜的小鎮,歷經風雨洗禮的石板小路印著祖祖輩輩閑適而堅定的腳印,層層峰巒挽起道道翠屏,遠離塵世的喧囂。它雖比不得人間天堂似的蘇杭,卻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滿眼都是金黃金黃的油菜花。曲曲折折的石板路上留下我們童稚的歌聲,門前的池塘是我們夏日的樂園,荷花和蓮子的味道也許在這里才是最真實,最原始的,葡萄架下是天然的避暑勝地,農歷七夕或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的說話聲吧!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農忙時學校會放假,兒時的我們可期盼這個日子了,到田地里幫著收油菜,摘棉花,當然更多的時候卻是給大人們添亂了。冬日里的故鄉是閑適的,每年都會下雪,預示著來年的好收成。忙碌了一年的叔叔伯伯們終于可以休息了。嬸娘們可不會閑著,她們聚在一起嘮嘮家常,手里也可不會空著,我們過年的新鞋就在這陣陣笑聲中誕生了。新媳婦們可不能錯過這樣的聚會,這可是處理好鄰里關系、持家過日子最好的啟蒙課了。此時的我們玩得更瘋,為此板子也沒少挨啊。
在外工作的這些年來,很少有機會回家了,電話那頭總是傳來奶奶喃喃的低語說想我,我又何嘗不想她呢?去年才得空回去了一趟。我的故鄉變了,滿地的金黃的油菜花不見了,看見的只有貧瘠的土地,奶奶說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怎么種的過來呢?話語里滿是惋惜。是啊,現在的年輕人怎么能夠理解父輩們對土地的膜拜呢?偶爾也會碰到兒時的玩伴,多半都已結婚生子,見面的寒暄聲不免叫人不安,兒時的那種親密到哪兒去了呢?奶奶變了,她不再是那個從家里到地頭做起活來處處領先的婦人了。不變的只有她對我的關愛和呵護,她那滿臉皺紋的笑和深深的眸子溢出的都是對我的愛。我的故鄉變了,祖輩們世世代代期望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小康社會是盼來了,可我那熟悉的石板路,我的金黃的油菜花,我兒時的伙伴呢,他們都去哪兒了?這或許只是文明進程中的一個小小的代價吧。
今夜的思緒有點亂,不善言談的我只能訴著筆端。不為別的,只為我那兒時的故鄉,為她淡淡的油菜花香,為它輕輕的云朵,更為我那辛勞一生至今仍在勞作的可敬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