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書寫誓言-記邳州法院鐵富法庭青年法官韓濤
作者:程振立 發布時間:2008-08-11 瀏覽次數:3118
不久前,在邳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的頒獎儀式上,有一個年輕的領獎者,他身著法官制服,胸佩國徽,沉穩而不失英氣,尤引注目,他就是邳州法院鐵富法庭青年法官韓濤。
做一個奉獻的法官
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韓濤都有一股子瘋狂的鉆勁和拼勁。2002年,西北政法學院畢業后,他進入邳州法院鐵富法庭工作,由于身為回民,家在河南,聽不懂本地人的方言,弄不清本地的風俗與忌諱,常常鬧出一些笑話,根本無法開展工作。為了客服這一困難,韓濤專門搜集整理了一本子邳州的風俗習慣,為了學好邳州方言,他專門用了一個夾子將后鼻梁夾住,感受邳州方言鼻音厚重的特點。如今的他,開庭、調解、普法,已是一口地地道道的邳州方言。
2006年取得了審判資格后,韓濤吃住法庭,以庭為家,主動承擔起全庭80%以上的審判案件,年審判案件皆在300件以上,案件平均審理期限全院最低,且無一發揮重審或改判,無一引發信訪或激化。同時,他還要幫助書記員裝訂卷宗,協助送達,執勤值班。繁重的工作壓力,使他這樣年輕的身體也甚感疲憊吃緊。很多人勸他要注意勞逸結合,案件只要不過審理期限就可以,不要如此拼命。他總是笑著回答,“力氣也攢不住,今天用完了,明天早上又回來了,我早一日結案,老百姓就早一天安心”。
憑著如癡如狂的精神與毅力,韓濤的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6年來,他累計9次獲得法院“先進個人”、“辦案能手”等榮譽稱號,并獲得邳州市委“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2008年被推選為徐州法院系統先進典型,在全市法院進行巡回宣講。
做一個為民的法官
“韓法官心眼可好了!”“這個小伙子可不錯!”“你說韓法官啊,我們熟的很,他經常來我們村開庭普法”。
韓濤在鐵富的十里八村頗有些名氣,他承辦的案件多,和各村、各鄉鎮的接觸比較頻繁,加之沒有什么架子,許多老百姓接觸后都愿意把他當成朋友看待,有困難往往第一時間都想到了他。
2008春節前夕,他正準備將手中的工作掃尾結束,準備回河南老家過春節,突然收到一名交通事故當事人寄來的信,信里寫道:“韓法官,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早已不在這個世上了!我生活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中,父母為我這個事操碎了心,東拼西借才湊到了5000元錢,距賠償還差得很遠……”寫這封信的人叫劉龍,是他承辦的一起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的被告,剛滿18歲。去年12月,他駕駛摩托車與一輛輕便貨車相撞,造成三名小學生受傷,劉龍被公安機關認定負主要責任。三名受害人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劉龍賠償醫療費等損失近8萬元。事故發生后,劉龍想到家庭的拮據、父母的擔憂,整日飯寢不思、愁眉不展,甚至想到了輕生……看到信后,韓濤覺得情況緊急,立即向庭長作了匯報,并與庭長一起驅車四十余里,會同鎮、村領導來到了劉龍的家中,共同做劉龍的工作。經過一個下午的努力,劉龍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不會再有類似不負責任的想法了,而應該勇敢地去面對現實。這起案件最終判決劉龍承擔5萬余元的賠償責任,雖然打輸了官司,但劉龍的父母在春節后專程給韓濤送來一籃子草雞蛋,感謝韓濤救了他們的兒子。
做一個無悔的法官
工作的投入,使韓濤無法給予家人足夠的關心,一些事情,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楚。2003年秋,韓濤的老父親患病,家人多次打電話過來要他回家,由于法庭當時只有他一個書記員,只要他請假,所有的庭審工作都得停下,而且,父親的老毛病時好時壞,韓濤也沒有往壞處多想。11月的一日,母親打電話告之父親病危,他將一份判決書打完后急忙趕回老家,卻沒能和父親說上最后一句話,父親臨去的時候沒有任何怨言,在他心中,兒子是他山一樣的驕傲。“我連一碗水都沒能給父親端”,默默憶起,韓濤總是淚流滿面。
對于妻子,韓濤充滿愧疚。“從戀愛到結婚,我陪她逛街沒超過3次,基本上都是她陪我在法庭打判決書”。2005年初,結婚前夕,妻子鄭重其事地告訴韓濤,“其他事情我不強求你,但婚紗照你一定要抽出時間來”。然而,就在準備拍結婚照的前一天,韓濤突然被安排到如皋辦理一起財產保全案件,這一去就是五天,一向賢淑的妻子很長時間沒能原諒他。至今,那張拍結婚照的50塊錢押金條仍夾在他的日記里。
選擇了法官這個職業,注定要失去很多,韓濤說,雖然如此,但能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法律的正義與溫暖,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