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倩,21歲,畢業于江蘇某警官學校,在校期間每分鐘打字158個、準確率達99.8%,取得亞偉證書。去年10月,經公開招考,由江蘇法官培訓學院三個月培訓、六個月實習后,簽約成為鎮江市中級法院初級三等書記員。在她看來“自己不是‘臨工’,跟法官一樣有了等級。”據介紹,省高級法院去年7月下發《書記員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全省13個地區14個試點法院先行建立書記員單獨序列管理制度,職業化分類,專業化管理,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各安其位、各樂其業,引發專家學者的關注,稱這是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的重要步驟,成為法院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突破。

  系統化:職業書記員誕生的“搖籃”

  “省院制定了很多規范性文件,引領與指導作用很大,按照要求我們將考核與書記員績效工資、等級晉升等結合起來,用制度管人用人,用制度拴心留人。”7月5日,作為指定試點法院,徐州市泉山區法院各審判庭正在進行書記員實戰演練。采訪中,辦公室主任岳頌華拿出一份多頁劃著紅線的省法院《書記員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遞給記者,其中改革試點工作的總體思路和主要內容為:逐步完善書記員招錄聘用、教育培訓、管理考核、職務序列、職業保障等管理制度,盡快建立一支人員相對穩定、職業素養較高、充滿生機活力的書記員隊伍,并確定了南京市中級法院等14家試點單位,共提出了32條具體的工作進度與考核要求。

  法院人事改革的破局之舉

  打破多年來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這一傳統的管理模式,省法院在13個地區14個試點法院先行建立書記員單獨序列管理制度,以職業化分類,專業化管理,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各安其位,各樂其業,建立一個符合國情的法官及其輔助人員的分類管理模式,是我省法院積極探索的一項重要改革內容。

  書記員管理體制改革帶來的突出變化是,有利于保證書記員隊伍的穩定,提高書記員隊伍的專業素質。試點法院的實踐表明,推行這項改革后,書記員的職責明確,編制確定,職務序列單列,不再向法官職位過渡。同時,這項改革有利于保持書記員隊伍的活力。聘任制書記員年輕,接受新事物快,通過培訓,更容易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能夠適應現代化庭審的需要,一些先進的庭審記錄手段將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庭審過程的現代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書記員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書記員單獨序列,引入新的競爭與擇優機制,實行聘任制的管理模式。目前,全省法院已全面推開這項改革,期望以此成為法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和加速器,切實解決當前法院審判工作的急需。

  據省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徐清宇介紹,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自去年7月以來,省法院還先后下發《聘用制書記員招錄辦法》、《聘用制書記員專業培訓暫行規定》、《聘用制書記員工作規范》、《聘用制書記員考核管理暫行辦法》、《聘用制書記員技術標準及等級晉級暫行辦法》、《關于聘用制書記員職業保障的指導意見》等六份規范性文件,從人員招錄、培訓、管理、考核和保障等方面對這項工作予以規范。同時,為規范聘用制書記員勞動用工關系,制作了《聘用制書記員勞動合同書》,作為全省法院簽訂書記員聘用合同的示范合同文本。

  對此,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敏認為,初步形成了以一個《實施方案》加六個配套規范及一個合同范本的“1+6+1”的聘用制書記員管理制度體系,這為深化書記員單獨序列改革提供了制度支撐和規范保障。

  門檻高:三個月培訓、六個月實習,再經嚴格考核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我是江蘇法院首屆聘用制書記員培訓班學員王鳴宇,今天能代表全體學員上臺發言倍感榮幸!在這三個月里,我們無論是在專業技能,還是在做人做事上,我們都裝載了滿滿的收獲與回憶……”

  記者了解到,法官培訓學院設置的培訓課程設置:一是書記員基本素質,包括司法禮儀、職業尊榮感、工作規范和審判紀律、心理調適等。二是審判基本程序、基礎知識。三是書記員基本業務,各類筆錄制作,司法文書要求、卷宗裝訂、司法統計等。四是硬筆書法練習,提高學員手寫記錄水平。五是亞偉速錄技術。院長李穎滿意地說,首屆培訓結束時,69名學員全部順利通過了專業筆試,60名學員通過了140字/分鐘的速錄考核,最快的達到160字/分鐘,九名沒有通過的還將在三個月速錄訓練后進行補考。

  有關書記員的招錄情況,去年經省編辦批準,省法院政治部增設的書記員管理處副處長鄒文梅告訴記者說,省法院根據各地需求制定全省法院書記員招錄計劃與條件統一招錄,各地法院也可根據要求自行組織進行,招錄對象為具備國民教育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必須經江蘇法官培訓學院三個月培訓和六個月實習,再經嚴格崗位考核。自去年以來,江蘇法官培訓學院還與相關大專院校開展合作,在學制最后一年的在校生中招錄學員。如去年該院從鎮江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定向招錄了69名應屆畢業生,最終有22名學員成為江蘇法院首批聘用制書記員,分配至試點法院。今年上半年,根據全省10家法院申報,由省法院統一組織面向社會公開招錄,在近1500人報名中選拔了79名,再經過速錄技能篩選,筆試、技能考試與面試,最終錄取了67名職業書記員。

  目前全省法院在崗的編制外書記員有3000多人,在改革之前法院現有的書記員將何去何從?徐清宇說,這部分編制外的書記員正在定崗培訓,待嚴格考核、簽訂合同后納入職業書記員體制管理。同時,還將對現有的3424名編制內書記員向法官助理等其他審判輔助崗位分流。

  無“臨工”:書記員經考核將分“三級九等”

  沭陽為我省人口最多的大縣,作為職業書記員試點的沭陽法院共有各類“臨工”書記員80人,2013年該院辦結各類案件超過20000件。自去年起,經向社會公開招錄與定向招錄25名職業書記員,其中本院老書記員6名,他們平均工資提高了89.44%。宋飛燕說起現在的自己神情自豪:“我每分鐘打字超過180個,是初級一等書記員,基本工資2600元,比過去多了一倍。”據介紹,根據“江蘇法院聘用制書記員技術標準及等級晉升暫行辦法”,全省14家中、基層試點法院聘用制書記員職務等級分為初級書記員、中級書記員、高級書記員,每級分別有三等、二等和一等,即“三級九等”。

  “至今年6月我結案235件,同比上升18%,平均審理期限同比減少15天,案卷歸檔時間縮短23天。”鎮江市經濟開發區法院女法官曾小青疲憊地對記者說,盡管每天很累,好在有個能干的書記員閆蓓蓓分擔了不少。自建院來這家法院法官人均結案超過400件,有的書記員被累哭了,工作壓力大、沒有福利待遇,這些“臨工”一撥接一撥,來了又走。去年10月該院與28名書記員正式簽訂新型合同,閆蓓蓓等成為職業書記員。依照省法院文件精神,鎮江新區黨委、政府批準首批單獨職務序列的書記員年人均工資4.5萬元,由地方財政全額撥款。現該院書記員最高級是中級四等,最低初級一等。最高等級與最低等級僅等級工資每月相差790元,年差近9480元。目前,各地政府將聘用制書記員的職業保障經費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省法院已協調省財政廳在法院財政經費中增設“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專項經費”項目。據了解,各試點法院聘用制書記員經費均已得到財政保障,非試點法院也有23家由財政統一負擔。

  “江蘇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2013年度全省共受理案件123.88萬件,審執結106.40萬件,結案數突破百萬件,同比分別上升23.39%和11.66%。”徐清宇說,全省法院輔助人員比一線法官總數少612人,按照1:1的配置要求,中、基層法院一線缺少法官助理、書記員等輔助人員1173人。現在仍不少地區法院因缺少書記員,法官等書記員開庭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與當事人談話或外出調查等工作只得由法官們相互協作或者等待書記員空閑再進行。7月2日,省法院在鎮江召開推進會,即日起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建立書記員單獨序列管理制度,寄希望于加大改革的步伐與層面。

  江蘇法院書記員單獨序列改革得到了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在今年初召開的全國法院政治部主任會議上,省法院就書記員管理體制改革作了專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