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中摩托車的普及,摩托車交通肇事案件大幅度上升。2006?2007年,該院共審結因違章駕駛摩托車引發的交通肇事案件有205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的31.36%,其中2006年為96件,2007年為109件,增加率為13.54%。

為此,該院專門進行調研,分析問題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一、成因分析

1、部分摩托車駕駛員安全意識差、法制觀念淡薄。調查中發現,很多摩托車駕駛員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學習,不懂駕駛知識、交通規則,嚴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酒后駕車。在該院審理的摩托車肇事案中,32%是由酒后引起的;無證駕駛。在摩托車肇事案中45%是無證駕駛者引發的交通事故;超速行使。當遇到路面有突發情況時,因車速過快,易引起交通事故。

2、農村摩托車輛存在事故隱患。一方面由于路況差,久用的摩托經常出現燈光不亮、剎車不靈、喇叭不響、后視鏡缺失等問題,是事故高頻發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部分駕駛員貪便宜,違反規定,非法拼裝,不重視車況檢查,駕駛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摩托車上路營運。

3、執法管理部門監管、懲罰和教育力度不夠。有的執法人員對一些違章行為尤其是對非機動車、行人的違章行為視而不見,不及時加以制止、懲罰和教育,在處罰違章行使的摩托車時,重罰款輕教育,導致很多駕駛員交錢了事,放松了警惕,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4、司法機關對交通肇事犯罪打擊力度不夠。部分法院對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處罰較寬,體現在對積極賠付受害方的被告人,判處緩刑的情況較多,容易導致肇事者及其他群眾產生錢賠了就不用坐牢的錯誤觀念。

5、農村道路交通配套設施滯后。受資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約,很多鄉村的道路路面狹窄、路況較差,道路的彎道、窄道前未設置警示牌,增加了事故隱患。

二、對策建議

1、加大農村交通安全宣傳力度。有關部門應與電視臺、報刊等新聞媒體多方位合作,利用宣傳車下鄉、標語、資料進村等形式加大對農村交通法規宣傳力度,提高農村群眾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同時加強對摩托車駕駛員的宣傳教育,法院可以通過選擇典型案例下鄉開庭,組織駕駛員旁聽,促使他們以后謹慎駕車。

2、管理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交管部門要加強對摩托車交易市場的管理和整治,實施定期、不定期檢查和抽查,堅決查處非法拼裝、銷售摩托車的違法行為,對構成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此外,要規范日常監管工作制度,加大檢查力度,加強對違章行為的懲治和教育,加大對無牌無證車輛的打擊力度。

3、籌措資金改善道路交通條件。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在新農村建設中爭取資金支持拓修鄉村道路,同時鼓勵群眾出資出力,改善道路交通條件。

4、審判機關應加大肇事人員的懲罰力度。對觸犯刑律嚴格依法判刑,量刑中綜合考察了被告人酌定情節的,應向群眾做好判后釋疑工作,避免使群眾產生賠錢不坐牢等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