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人晚年遇子不孝 法院調解力促其子悔悟
作者:王錦輝 發布時間:2008-05-27 瀏覽次數:744
本網南通訊:近日,一位曾參加過淮海戰役的老人在南通開發區法院第四審判庭流下激動的眼淚,稱兒子終于又回來了。這是南通開發區法院審結的一起革命老人的贍養案件。
南通開發區小海鎮駱化村的范某系參加過淮海戰役的老戰士,生有三子一女,現已年80歲,與其妻張某獨立生活。1999年其三子和二老簽訂了贍養協議,約定每個兒子每月負擔生活費40元,醫藥費均分擔三分之一。2001年大兒子過世后,二兒子范兵對二老不再按協議內容贍養二老,并對二老不聞不問。村委會幾年內無數次出面進行協調,范兵稱其父是革命老人每月都有五百左右的政府津貼,根本不需要贍養,還有其大嫂在大哥過世后也不承擔贍養義務,且二老對其不好,所以其有理由不承擔贍養義務。2008年4月二老無奈含淚向南通開發區法院起訴,要討個公道。南通開發區法院承辦法官在開庭時將被告所在村的村委會主任通知到庭進行訴調對接。承辦法官首先嚴厲地批評被告范兵,對其不承擔贍養義務的理由進行駁斥,并告知尊老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都有年老時候,誰不圖子女孝順,關心老人,再加上原告系曾參加過共和國解放戰爭的革命老人,更應受人尊敬愛戴,被告這種行為不僅有違法律規定,更有違倫理道德,看著二老眼淚被告也應感到慚愧。承辦法官還動員村委會主任和前來旁聽庭的部分被告親戚長輩共同來勸解被告要善待和關心二老,經過幾個小時共同努力被告范兵終于低下幾年不肯低下的頭,承認了錯誤并愿意繼續履行原來的協議,在此基礎還愿適當加一些生活費,并答應每月定期前往看望原告,革命老人幾年的心痛終于得到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