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聽來的快樂
作者:趙大勇 發布時間:2008-02-13 瀏覽次數:1445
星期六下午,丈夫決定去單位加班,順便給我留下那個一次次被擱淺的全家周末出行計劃和滿屋子家務事。想想自己的青春就要在對清貧的困守和寂寞的忍受中漸行漸遠,我不由自主就被郁悶緊緊包裹。
女兒從外面歸來,帶回一個和她一般大小的小女生,女兒介紹說是她的同學。凈給我添煩!我淡淡地打了一個招呼,便去忙自己的事,卻將耳朵留在了那里監督她們,我怕她們會讓已經亂得不成樣子的屋子變得更亂。
女兒開始取出自己的零食招待客人了,小女生客氣地推辭著,女兒竭力勸說,小女生不再堅持,開始一樣一樣品嘗女兒搬出來的食物。偷聽著那稚氣的客套,我禁不住有些好笑。
她們一邊吃零食,一邊談論著班里的事、各自家里的趣事,甚至還談到了剛剛發生的一些重大社會新聞。這么小的孩子竟然會關心那么多的事,我真的沒有想到過!小女生的聲音很輕很細,嗲嗲的樣子。女兒也以同樣的聲音和她說著話,我感到很驚詫,原來在家里一向喜歡用大嗓門吆喝的女兒也有溫柔的時候。
“趙心??,你這張照片笑得好開心呀!”那邊傳來了小女生的贊嘆聲。女兒這會兒一定是拿出家里的影集給同學看了。
“我小時候每一張照片笑得都很燦爛,因為那時候我從來都不會哭!”女兒繪聲繪色地介紹著自己的童年,大言不慚。
“趙心??,你的爸爸是警察嗎?”小女生的聲音里充滿了羨慕。她們一定是翻到了女兒小時候拍的一張全家福,那時恬恬爸的單位里還沒有換新制服。
“不,我爸爸是法官,比警察大!”女兒很認真地糾正著同學的話。
我一下子樂了起來。哪來的破理論呀,我們可從來沒有向她灌輸過誰比誰大的觀念。我決心去糾正她們一下。可想了想,我還是放棄了這念頭。法官和警察誰比誰大并不重要,女兒長大后自然會明白。既然這種“錯誤”的認識能給她帶來快樂和自信,我現在何必刻意糾正呢?
她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爭執,時而開懷大笑……有好幾次,我都忍不住要參與到她們的交談之中,但我總是適時控制住了沖動,我實在不忍破壞這由兩個小女生創造的不一樣的午后。
我的心情漸漸好了起來。我用微波爐烤出了孩子們都喜歡的金黃色小甜點,裝進精致的玻璃盤里,讓它們在兩位小女生面前恣意散發誘人的光澤;我找出因嫌麻煩久已不用的水果榨汁機,給她們榨了兩大杯新鮮的蘋果汁。我感到自己的動作變得和從前一樣麻利,凌亂的屋子只一小會兒就變得整潔而雅觀……而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直像蛇一樣纏繞著我的煩心事早已飛到了九霄云外。
女兒的同學要告辭了,我一直將她送到了樓下,告別時,我大聲邀請她再來做客。上樓時,女兒邊走邊頑皮地用手指劃著樓道間的墻壁,我破例沒有因為怕她弄臟手而阻止她。走到四樓時,遇到一位從未說過話的鄰居,我主動露出了笑臉,隨即收獲了一個同樣真誠的笑臉。掏鑰匙開門時,我甚至聽到自己正快活地哼著多年未唱的小曲!
我甚至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等女兒的“比警察大”的法官老爸歸來時,我要給了一個熱烈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