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司法現代化、法官職業化的改革、發展和創新,提高法官群體素質,促進公正與效率的實現,已經逐漸成為人民法院、法官的共識。作為法院文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法院廉政文化建設,對于建立公正、文明、高效等現代司法理念,推進法官職業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的基礎。法官廉政文化是一個不斷形成、發展和壯大的過程,是持之以恒地不斷引導、傳播和培養的結果。筆者認為在講究引導性、注重針對性,講究多樣性上很下功夫,是法官廉政文化建設的取得成效的可取之道。

一、以制促廉,講究規范性。制度規范和建設帶有根本性,法院廉政文化建設更是如此。要把法官廉政文化制度和規范建設作為引導法官文化建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賴以生存的基礎來抓。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總的原則和要求,著眼當前,立足長遠,著力構建符合法院工作特點和法官職業化要求的“四不為機制”。一是強化教育引導,建立健全以學習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不愿為的自律機制,通過品德修養,實現自律。二是嚴格規范管理,建立健全以源頭防腐為主要內容的不能為的防范機制,通過他律實現自律。三是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健全以獎罰分明為主要內容的不敢為的懲戒機制,使司法不廉者受到應有的紀律、法律和經濟制裁,達到處理一人,教育一片,前車之覆,后車之監,從中警悟,把握自己,管好自己的治本作用。四是從優待警,建立以保障

法官正常待遇為主要內容的不必為的激勵機制,使法官增強職業認同和自豪感,專心司法、安心司法。通過四不為機制的構建,使法官感受到風險、約束、壓力的存 在,促使衡量得失,從而珍惜前程,不為權所屈,不為情所撓,不以權謀私,保持正氣一身,兩袖清風,自覺抵制各種利益誘惑,保持清正廉潔、文明、高效、公正的司法職業本色。

二、突出重點,講究針對性。以人為本,因人施教,是擴大法官廉政文化影響,提高法官廉政文化建設效果的重要途徑。一是區別不同對象,牢牢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重點。法院領導干部既是反腐倡廉的重點,又是法官廉政文化建設的骨干,既是廉政教育的自覺接受者,又是法官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參加者,法院領導干部不僅主動謀劃、參與法官廉政文化建設,而且在主動參與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以領導的引導、示范作用,促進全局廉政文化氛圍的形成。二是針對不同崗位、不同人員特征,使法官廉政教育內容有所側重。如,同樣是審判崗位,在民商事審判方面要更加注重培養、樹立法官的平等保護意識,堅決防止和杜絕“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杜絕利用民商事審判權貪污、受賄、收受紅包禮金,挪用訴訟費等行為,著力培養公正無私,一心為民的廉政文化氛圍。在刑事審判崗位上,更加注意培養、樹立寬嚴相濟的刑事審判政策意識,正確處理打擊與保護的關系,堅決杜絕以錢代刑,以錢代罰、刑訊逼供等行為,形成嚴肅執法,一身正氣的廉政文化氛圍。在執行工作崗位上,更加注重執行工作紀律教育,堅持杜絕執行不作為,亂作為,挪用執行款等行為,形成雷厲風行,嚴格執法的廉政文化氛圍。在司法行政管理崗位上,更加注重對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教育,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良作風,形成以苦為榮,以苦為樂,甘于寂寞,甘于清貧,甘于奉獻、勤勉敬業、樂觀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圍。

三、豐富載體,講究多樣性。一是圍繞中心抓。審判執行工作是法院的中心工作,將法官廉政文化建設堅持同“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與社會主義司法理念教育、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先進典型教育、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找準著力點,大力開展“嚴格執法,嚴于律已,嚴守禁令”的“三嚴”警示教育和比思想、比作風、比管理、比效果和爭當優秀書記員、優秀審判員、優秀司法警察、優秀其他工作人員活動,樹立正氣,充分發揮法官廉政文化的導向、凝聚作用。二是緊貼思想抓。堅持法官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同步,隨時掌握了解干警的思想動態,結合黨的先進性教育、各項警示教育,采取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征求意見、召開單位退休老干座談會、干警專題座談會等形 式,既傾聽意見,又接受監督,不斷發揮法官廉政文化在組織紀律觀念、司法指導思想、禁令遵守意識等方面的引導、規范、制衡作用,使法官廉政文化建設同思想政治工作一樣常做常新。三是豐富形式抓。法官廉政文化屬大眾文化范圍的屬性,決定了無論在文化陣地、文化載體、文化風格等方面同樣要堅持“雙百”方針,不排除其向多樣化發展。在文化陣地方面,既充分利用現有的報紙、廣播、電視、電影、廣告、畫廊等舞臺,又要利用現代網絡手段,發揮網絡陣地流量大、傳播快、覆蓋廣的功能和特點,使法官廉政文化曾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舞臺。在文化風格方面,既要堅持嚴肅性又要富于趣味性,做到莊諧并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法官群體和社會公眾的廣泛要求,真正使法官廉政文化扎根于心中。在文化載體方面,要努力做到使法官廉政文化廣泛覆蓋從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文學載體到戲曲等多種藝術門類,在法官群體和整個社會形成濃厚的法官廉政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