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鎮江訊:一首《同桌的你》曾唱出多少同窗學友的絲絲情愫。然而,有兩個有著十幾年友情的老同學,卻因區區2萬元借款,反目成仇,一個觸犯刑法,萬分懊悔;一個觸犯道德,令人不齒……

清晨呼救

位于鎮江新區某鎮的一個五金廠內,老板艾某和他的家都安置在這里。200611168許,艾某已吃完早餐,正準備一天的工作計劃。廠房內,數十名工人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突然,一陣急促猛烈的敲擊廠門聲,促使艾某起身去看個究竟。剛一開門,迎面就潑來了一股液體,散發著濃烈的汽油味。不好,是汽油!艾某立即感覺不對,就勢一閃,沒有潑到身上多少,但汽油的潤滑,卻使他身體失衡,跌在了滿是汽油的水泥地上,汽油沾了一身。一個憤怒的聲音幾乎在同時也甩向自己:你不讓我好過,你也別想好活。話音未落,說話人已點燃隨身攜帶的打火機。頓時,艾某和那人成了兩團火球。“救命啊、救命啊!……”霎時,艾某慘痛的呼救聲彌漫了整個五金廠,亦將其妻、兄和廠內工人們引向現場。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還得從艾某的兩筆借款開始……

困境求助

20061月是艾某最犯愁的時間,五金廠幾乎幾個月沒有進帳、產品大量積壓,而臨近年關,工人們的工資也要發放,資金周轉面臨著嚴重困難,艾某經營陷入困境。如何能度過難關呢?艾某苦苦思索著對策:向客戶借?客戶們看到自己經營狀況個個退避三舍,且已到年關,都以要資金回籠,冠冕堂皇地婉拒了自己;向親戚借?也不行,自己在前幾個月能借的都已經借過了,到現在還沒有還,怎好意思再開口。滿頭烏發的艾某,一夜之間白了不少。就在艾某苦思冥想,尋不到良策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跳了出來:張某,自己多年的同學。此人重情誼,仗意氣,講誠信,況且現在還在自己廠里上班,平時自己對他還不錯,如果求他,說不定還有點希望。想到這兒,艾某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而此時,已是1元月24日深夜。第二天一早,艾某沒等五金廠開門,就匆匆向張某家走去。

仗義伸援

“你怎么這么早來了,有什么事?”,張某看到艾某,顧不上自己正被重病折磨,趕緊站起來相迎。“唉”艾某一臉愁苦。“我今天是來求你幫忙的。”艾某來不及客氣,就把自己五金廠陷入資金困難的事向張某和盤托出。“我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你看能不能念在老同學的面上,借點錢給我,我不會欠你太久的,等過了這道關,我立馬把錢還給你”。張某沒想到艾某會向自己借錢,自己家里實在也不寬余,前兩年自己患胃癌,動手術已花去很多。但是艾某跟自己是多年的同學,怎么說自己也得幫啊。就答應到“我現在確實沒錢,但我會想辦法的。”“我實在是沒一點辦法了,你就幫我這次吧,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艾某近乎央求了。一番對話后,兩人都陷入了沉默。張某在心里迅速搜索著可以借到錢的人,最后想到了自己的堂弟張某某,連忙打電話,讓張某某趕緊到自己家里來。張某某來后,張某說明了情況,讓他借錢給艾某,并提出由自己擔保償還。張某某對艾某本來沒有什么印象,但堂兄在家族中威望較高,是一個絕對講情面、守信用的人,既然他出面,應該不會有什么風險,再說也應該照顧他的面子,同意借給艾某2萬元,借期半年,由張某擔保催要償還。說來也巧,沒過多久,張某家因房屋拆遷,拿到了3萬元的補償款。為解同學燃眉之急,也將這筆錢借給了艾某。有了張某援助的5萬元,艾某的五金廠又開始運轉了。經過一段時間運作,五金廠終于走出了困境。

毀信耍賴

轉眼半年過去了,艾某借張某某的錢已經到期,但卻遲遲沒有還的意思,張某某便催張某請艾某還錢。一天下班后,張某來到艾某家,提出還錢的事,艾某客氣地講:“現在廠才剛剛好轉,資金還很短缺,你是他哥哥,勸勸他,還錢的事就拖一拖吧”。張某雖然感到很不妥,但還是沒說什么就走了。過了幾天,張某某做生意需用錢又找張某。張某只得再催艾某還錢。這次艾某的態度變得很不耐煩,說:“你在我這里什么都不做,我還開給你每月1000元的工資,我對你這么好,你應該給我擋著,他催,你就給我拖”。聽到這話,張某心里頓時一驚,想不到艾某這么善變,借錢時的口口承諾難道自己就忘了嗎?沒要到錢又傷了心的張某疲憊地回到了家。“不行,艾某一定要還堂弟的錢,人不能這么不講信用”張某決定無論如何要把自己擔保的給堂弟追回來。過了幾天再次來到艾某家,說“我堂弟確實需要這筆錢做生意,你現在已經不缺這點錢了,看在我當初那么盡力幫你的份上,你就還給他吧,再說人應該講信用。你這樣不是打我的臉嗎。”艾某也不多解釋什么,就是不還錢。以后,張某又三番五次地催艾某還錢,艾某仍舊不還。200610月底,張某最后一次到艾某家催款,“我借給你的3萬元你可以隨便拖,但無論如何把我堂弟的錢還了。這件事情弄得我一點信用都沒有了,以后還怎么見我的堂弟,見我的親戚啊!”沒料到艾某這次更狠了:“你在這兒羅里羅嗦什么,我有錢就是不還,你能怎么樣!”張某見此情形,頓感萬念俱灰。

憤而行兇

張某對艾某的背信棄義十分憤恨,每每想到此事,就感到窩心,恨得咬牙切齒,夜不能寐。他痛恨艾某的毀信,總覺得自己害了堂弟,悔對堂弟的信任。他幾次向工友表示:“姓艾的不是東西,一點信義都不講,他不讓我好過,他也別想好活”。工友們認為他是在說氣話,誰也不放在心上。日歷翻到了20061115,張某無心吃晚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艾某那賴錢不還的狠樣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他感到自己快要崩潰了,姓艾的這么不仁義,自己寧愿和他同歸于盡,也一定要他付出代價。第二天天還沒亮,張某就到附近的加油站買了4公升多的汽油,用塑料桶裝好,騎摩托車瘋一樣地朝艾某家駛去……

后經法醫鑒定,艾某被燒成輕傷。張某萬分懊悔,艾某再怎么不對,自己也不能喪失理智啊!真是害人害己。為取得艾某的諒解,張某積極賠償6萬元以彌補自己對其造成的損害。

開發區法院審理后認為,張某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應予懲處。但綜合全案情節,判處張某三年有期徒刑,緩刑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