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法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一副嚴肅,浩氣凜然的表情,而“微笑”很難與法官沾上邊。在盱眙縣人民法院就有這樣一位法官,用他的微笑,他的熱情感染著所有來辦案的當事人,他就是馬壩法庭庭長胡迎陽。

 

在一起買賣合同糾紛中,一方忿忿不平、堅持索要兩萬萬元貨款,一方不肯讓步,認為質量有問題,不肯給付。胡法官采取單獨交流,微笑勸說的方式,首先單獨與銷售方殷某進行了溝通,在了解了殷某訴求的同時,也耐心地告知殷某銷售產品存在的某方面瑕疵。隨后,胡法官又單獨與買方朱某進行溝通并耐心聆聽了事情的經過,在30多分鐘的交流后,胡法官又細致地為買方分析了產品質量問題的相關訴訟案件和產品質量的相關法律知識,朱某在胡法官的耐心、細致地講解后也漸漸明白本案雙方存在的責任。隨后,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調解后,調解室的氣氛從緊張也慢慢變得輕松,使得雙方握手言和,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1991年秋天,李某和路某經人介紹相識,1993年春天舉行結婚儀式,婚后生育兩女,但婚后男方路某患了間接性精神病,經常吵打,李某無法忍受生活,于20106月帶領兩女兒到別處生活三年,去年年底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離婚。考慮到被告路某的精神狀況,胡法官多次來到路某家中、工作場所,與路某及其父母親進行交談了解情況,做思想工作。在掌握案件事實情況下開庭審理,由于原被告已分居多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最終法院判決離婚。路某在剛接到法院判決書后情緒激動,不服判決,來到胡法官辦公室吵鬧,胡法官臉上流露著真誠的微笑,倒上一杯熱茶,說上一番掏心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驅走了路某心中的不安,化解了路某身上的怒火與怨氣,在胡法官的努力下,路某及其家人平靜地接受了法院判決。

 

20141月份穆店鄉的一箱包公司因生產資金周轉困難倒閉,尚欠某等72名農民工工資21萬元,由于公司老板外跑,這些農民工討薪存在困難。胡法官聯系穆店鄉政府、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多次調解,最終促成72名農民工與箱包公司達成調解協議。半月后,盱眙法院在法院一樓大法庭集中72名農民工發放了拖欠的21元工資,讓農民工可以安心的回家過年。事后,農民工陳某表示:“沒想到法官態度這么好,這么短時間就幫我們討回了血汗錢,太感謝法官了!”

 

胡法官在辦案之余,經常下鄉指導調解,為人民調解員、村民、學生作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廣大群眾法制意識、維權意識。他2013年辦理的269件案件中不斷總結審判實踐經驗,年一年就撰寫11調研文章通過歸納不同類型案件的形成原因、凸顯特點及存在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為全庭乃至法院審理案件提供了參考意見

 

胡迎陽法官已在基層法庭工作25年個年頭,25年里面對了數千名當事人,他始終以微笑的精神風貌、出色的工作作風、無私的奉獻精神來處理各類民事案件。他總要求自己對當事人要熱情、細心、耐心,當他們說的累了、氣頭過了、不愿哭了的時候,適時安慰、講解法律,這時當事人會更愿意配合法官化解矛盾、解決糾紛。胡法官曾經這樣跟年輕干警說過:“我們在化解矛盾糾紛的時候,也許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杯熱茶、一把椅子就能讓當事人打開心扉、理解他人。就讓我們的工作從微笑開始、細節開始,讓當事人體會到更多的司法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