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南通訊:法庭人員減少、案件增多,但辦案的質量卻絲毫不減,案件審理周期明顯縮短、調解撤訴率穩居全院前列,上訴改判發回率保持零的紀錄┄┄這就是江蘇省通州市法院三余法庭今年一季度的工作成績。這一成績不引博得該院領導的一致稱贊,更引來近鄰海門法院同行們的關注。416,海門法院一行人在該院分管民事審判工作的副院長張健的帶領下親自趕赴三余法庭,與該庭的干警相互交流學習民事調解工作。

今年以來,三余法庭圍繞該院黨組在年初制訂的2007年工作思路,在民事審判工作中樹立了服務大局、構建和諧社會的審判宗旨,本著“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的原則,進一步創新調解思路,豐富調解方法,提高調解能力,力求調解實效,使該庭在調解工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僅今年一季度,該庭便受理案件238件,審結192件,結收案比 80.67%  ,平均審理天數15.32天,調解撤訴率84.9%,與去年同期相比,該庭的結收案比提高10.63% ,平均審理天數縮短 3.85天,調解撤訴率提高11.8%,且自去年以來,該庭一直保持了上訴改判發回率零的紀錄。

該庭取得的上述工作成績得到了該院院領導的一致肯定,更引起了海門法院同行們的關注。今年4月初,張健院長看到南通法院的審判質效通報后,對三余法庭如此之高的調撤率產生了濃厚興趣,當即要求與三余法庭鄰近的包場法庭全體干警在近期內集體至三余法庭學習交流調解工作。

416,在三余法庭的三樓會議室內,兩家法院分管民事審判工作的院長、民一庭庭長以及包場、三余法庭的干警一起圍坐在會議桌前,雙方就在民事調解工作中總結出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及如何提高調解工作成效進行相互交流,整個交流過程氣氛熱烈而又融洽。

通州法院的張月淑副院長從全院整個民事審判的工作面上向海門法院的同行們介紹情況,她說,該院在調解率指標上之所以位居南通全市法院之首,這主要得益于該院在民事調解工作上采取了得力有效的舉措: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調解意識;突出調解重點,提高調解效果;強化大局意識,充實調解內涵;健全調解網絡,擴大調解外延;強化監督機制,杜絕違法調解。張月淑同時也表示,雖然調解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成績,指標排名也暫時居于領先位置,但南通各家法院在調解工作上無論思想重視程度還是工作力度上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度,為此各家已形成了你追我趕的態勢,要保住領先位置自身也感到工作壓力不小。

在談到調解工作經驗和做法時,三余法庭的王堅庭長向同行們介紹說,三余法庭今年以來在加強規范管理、完善調解機制的同時,更注重提高調解技能,講求調解藝術,并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調解工作方法,提高了調解工作水平,今年一季度,盡管審判人員的數量與去年相比有了下降,工作壓力變大,但工作質量尤其是調解工作成效卻反而有了明顯提升。在調解工作中,該庭做到:找準“切入點”,即找準案件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找準雙方利益的平衡點、找準法理與情理的融合點展開調解工作。增強親和力,該庭法官努力為當事人一個寬松、和諧的調解氛圍和環境,緩解、消除當事人緊張心理和對抗情緒,并做到說服教育有耐心、排憂解難有誠心、分清是非有公心、化解矛盾有恒心。打好“心理戰”,該庭法官善于“察言觀色”準確把握當事人心理活動,根據各自特點,采取不同的“戰術”,積極捕捉調解時機,運用恰當的調解方法,因勢利導,進行“突破”,使當事人逐漸達成一致意見。多法促和解,針對不同案件采取不同調解方法,主要有“背靠背”調解法、“面對面”調解法、“換位”調解法、“主動疏導”調解法、“判前評斷”調解法、“多方聯動”調解法,通過有針對性的采用不同的調解方法,以期收到最佳的案件處理效果。

在交流中,海門法院的同行們也借機向通州法院的同志介紹了他們開展調解工作的一些有益做法,并表示通州法院介紹的調解工作經驗很有學習和借鑒意義,回去以后他們會進一步地進行消化吸收,以期在調解工作上做得更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