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411下午300時,江蘇省邳州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德彬準時走進接待室,約見申請執行人尹振玲,就她反映申請執行兩個村委會一案進行現場調度。同時參加的還有該院執行局李軍局長、承辦人李健科長,經過3個小時的面對面交流,尹振玲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用她的話說:“俺知道執行涉村案件比較難,但時間久了沒執行來,俺心里憋得慌,但一看到李院長這樣惦記俺這案子,俺一百個放心。”

李德彬院長在處理一些老大難的涉村執行案件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走群眾路線,把申請執行人的怨氣通過春風化雨般的交流變成和氣,把一些看似難以執行的案件通過“吹毛求疵”終于找到解決問題的“癥結”。他的“三招”是,雙方碰頭聽匯報、群英聚會拿舉措、先易后難穩推進。“雙方碰頭聽匯報”,為避免只聽承辦人一面之詞,錯過執行的良好時機,李德彬院長主動約請申請執行人面談,并由執行局領導、承辦人到場,采取一問一答、一問多答、多問一答的方式,讓申請執行人講出心理話,個別有怨氣的還可以發發火,通過這一問一答,其間的情況也明朗了,當事人的心情也舒暢了;“群英聚會拿舉措”,涉村案件大多都是老大難,特別對于個別非常棘手的執行案件,僅靠一個承辦法官的力量有時很難解決。為解決這一難題,李德彬院長每次都召集一些辦案豐富的執行法官,開群英會,發揮集體的力量,讓大家獻言獻策,直至把案情研究分析透,把解決的辦法拿的實,使涉村執行難案件不再難;“先易后難穩推進”,在處理尹振玲申請執行的兩個村委會中,有的不足萬元,有的幾十萬元,熟難熟易,一目了然。為此,該院及時調整策略,主動出擊,先從不足萬元的這一案件下手,很快使事情得以圓滿解決。然后集中精力,再去攻克下一個難點。

第一季度,李德彬院長親自參與涉村執行案件13件,執結11件,執結率8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