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好人
作者:朱玉軍 發布時間:2007-03-12 瀏覽次數:3101
人們常說:“好人難當!”說這句話,是對個別忘恩負義小人的諷刺。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人做了好事,反而被人倒打一耙,身心受到極大傷害。但我們決不能因為好人難當而放棄我們做人的原則。
筆者前不久看到的一則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說的是有只狐貍驚惶失措地跑進一個村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四肢發軟,好不狼狽。一只枝頭上的鸚鵡看到后便問:“狐貍先生,您這是怎么了?”狐貍一臉慘淡,氣喘吁吁地說:“后……后面有一大群獵犬在追我!”鸚鵡聽了心急地大叫:“哎呀!那你趕快到村口那位薛大嬸家里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會收留你的。”狐貍一聽:“薛大嬸?不行,前兩天我偷了她雞舍的雞,她不會收留我的。”鸚鵡想了想又說:“沒關系,石樵夫的家離這里也不遠,你趕快跑到他那兒躲起來呀!”狐貍卻說:“石樵夫?也不行,幾天前我趁他上山砍柴時,偷吃了她女兒養的金絲雀,他們一家正痛恨我呢?”鸚鵡又說:“那么,你去投靠莊大夫吧,他是這村里唯一的醫生,非常有愛心,一定不忍心看你被抓的。”狐貍尷尬地說:“那個莊大夫嗎?上次我到他家里,把他存的肉片吃得一干二凈,還把他院子里種的郁金香給踩爛了!我沒臉再回去找他。”鸚鵡無奈地問:“難道這個村里都沒有你可以信賴的人了嗎?”狐貍回答:“沒有,我平時常得罪他們啊!”鸚鵡搖搖頭,說:“唉,那么我也救不了你了。”最后,這只平日里耀武揚威的狐貍,就這么被獵犬抓住了。
是的,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里,每個人不可能一生永遠一帆風順,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高枕無憂。就像故事中的狐貍,平日再風光,再得意,有一天也可能面臨種種失敗與危機。所以說,當我們和周圍的人相處的時候,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自覺伸出我們的援助之手,奉獻出我們的愛心,做個好人。這樣,當你無助的時候,就會有人拉你一把,幫你度過難關。愿天下的好人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