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掛霜天,這是一個清冷的深秋之夜。年屆半百的乾隆進士鄭燮幾費周折,補得官缺,正匆匆赴任山東范縣縣令。老樹西風,寒士瘦馬,一路輕車簡從,概無喧囂擾民之舉,亦無半點得意之色。

十二年后,依舊是霜壓阡陌,冬日蒼白,三頭毛驢分載著老叟、書僮和書篋,踽踽辭行。百姓自發夾道相送這位為官清廉、為民請命而終被罷官的老人,傾淚惜別。為官十二年卻又如此清廉,為民愛戴,這就是寫竹明志的一代廉吏,“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

鄭板橋一生喜愛竹,癡迷竹,指竹作詩,寫竹入畫,詠竹言志,畫竹傳情,以至賦竹人格,人竹合一。常言“竹毀節存”,板橋雖逝,其“竹魂”猶在。

中國文化深深浸透了竹的印痕。竹,虛心剛勁,正直有節,與梅相映,則迎風霜雪雨,堅韌不撥;與蘭為伍,則清峻不阿,涼風習習;立于荒野石間,則生機盎然,蓬勃向上。于是它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竹筷、竹椅、竹笠、竹涼席,竹鞋、竹衣、竹樓、竹掃帚,竹成其器。繼而走進了中國文人的視野,有師竹而做學問者,虛心進取;隱者模竹之風范,成“竹林七賢”;德者則性情通竹,一塵不染;義士則秉承竹之氣節,威武不屈;而為政者當如竹石,守廉甘貧,清風兩袖。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奉竹為友。畫家文同夸竹“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目”。方志敏烈士則喻竹新意:“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日升,依舊與天齊。”竹簡直就是不畏逆境、一身肝膽的革命志士。竹身兼“剛、義、柔、忠”四德,堅貞、謙虛、曠達、清風亮節,遂與松、梅結為歲寒三友,攜梅、蘭、菊同為四君子。清風竹韻,代代流傳,玉成了以清廉為主題的竹文化。而到了傲骨錚錚、極具操守而又才情曠達的鄭板橋那里,自然是如朋遠至,惺惺相惜,竹我不分,因而鄭板橋畫出了竹的人格,又是竹成就了鄭板橋的聲名,他是中國竹文化的集大成者。竹走進了他的胸中,盤踞了他的整個靈魂。

板橋竹獨領風騷。

鄭板橋當官為民、關心百姓疾苦,愛民而廉于政,安民而勤于政,為民而德于政。其詠竹之詩、書、畫,許多與他的從政經歷有關。鄭板橋任濰縣縣令時,曾畫過一幅竹子送給上司,畫上題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蕭蕭的竹聲使他想到了民間疾苦而予深深關切,也更使他認識到為官作吏者的責任而夜不能寐。因此他為官清正,不貪不沾,心系民生。然而在那“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污濁官場,將官做得如此干凈,談何容易。鄭板橋依其竹石節操和高亮志向揚起了一股清廉正風。他以竹自況,在百姓面前,他“虛心竹有低頭葉”,權貴面前,他“唯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這樣的為官準則自與官場格格不入。鄭板橋以竹石自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在破巖中,千磨萬劫還堅勁,任而東南西北風。”這首詠竹詩,正是板橋“清為官,勤為民”的為官信念,也是他剛直不阿、寧折不彎的人格寫照,對于惡勢力,他大意凜然,在千磨萬劫之中,“咬定青山”,毫不動搖;于霜欺雪壓之際,守常有節。

乾隆十一年間,濰縣連年災荒,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慘事,鄭板橋痛心疾首,力排眾議,決定開倉賑災。此舉竟為權貴污陷,告發于朝廷,鄭板橋終被撤職罷官。老百姓十里相送,哭聲震野。老人畫竹題詩道別:“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鄭板橋不怕得罪權貴,更不貪戀功名利祿,為了黎民百姓,天下蒼生,寧可丟官。他自甘淡泊,從不攀附權勢,象竹那樣“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絕不隨波逐流,真可謂人竹相輝,肝膽相照。罷官后的板橋定居揚州,以清白為自豪,甘與孤寂,賣畫為生,自食其力。晚年的他不棄不悔,畫竹自勉:“宦海歸來兩袖空,逢人賣竹畫清風。”清風徐來,清平世界!板橋竹走到了今天,自然走進了當今中國的廉政文化。

鄭板橋誕辰三百周年之際,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領導應邀參加在興化市舉辦的板橋文化節,我有幸陪同前往。領導對板橋頗有研究,一路上談興甚濃,每每言及便肅然起敬。當時我只知板橋有“難得糊涂”警言留世,對其所知甚少,后來就對關乎板橋的介紹文章留了意,知道他詩、書、畫三絕,知道他當了十二年的清官終遭罷免,亦知他首領“揚州八怪”而成一代名流。由畫及竹,詠竹及人,漸漸地,板橋老人的形象由平面而立體,并更深了解到板橋竹文化的精髓和寓意:當官為百姓,清廉守重節,正氣養性情。正因如此,頗具深意的板橋竹契合了時代對廉政的呼喊,赫然走進了中國的廉政文化,成為宣傳廉政建設的重要載體。

板橋竹的文化底蘊如此深厚,以至澤被當今,意義深遠,直為我們的廉政教育提供了鮮活的歷史教材。封建一吏尚能潔身自律,懸壺濟世,今天作為共和國的建設者們,該作何為?站在板橋竹前,我們理應心無雜念,甘于寂寞,喧囂浮躁之氣頓除。站在板橋竹前,我們為其虛心勁節、樸實無華而感動,勃發進取之心。站在板橋竹前,頓覺清風撲面,俗氣滌除,利欲皆去,不染一塵。板橋竹前,高貴氣節照見我們的平庸,無私無畏直落我們的心底,深知當政者須“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板橋竹前,我們更為盛氣凌人、魚肉百姓、貪贓枉法之舉汗顏、痛心!站在板橋竹前,如同站在高風亮節的豐碑面前,我深信,如今的你我會站成茂密的竹林,讓清風灑滿人間......

風范長留天地間。“官能清,則冤抑漸消;吏能廉,則風俗自厚。”廉政文化方興未艾,廉潔正氣的良好社會風尚正逐步形成,黨風、政風、民風業已進一步好轉。厚德載物,我贊板橋竹,更敬佩踐行板橋竹風的人們。

歷史上的某個清晨,板橋老人騎驢歸去,漸漸消失于人們的視野,永不逝去的,是那板橋竹魂,永遠的清風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