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兩庭”建設,改善執(zhí)法條件,是保證審判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是法官職業(yè)化進程的重要內容。2002年初,邳州法院新的領導班子組成后,經(jīng)過深入調查研究,結合自身實際,確立了“一手抓審判,一手抓建設”的工作思路。全院干警艱苦奮斗、凝心聚力,克服資金短缺等困難,不等不靠,迎難而上,掀起了“兩庭”建設的新高潮。該院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兩庭”建設先進集體。
  深入調研,拉開“兩庭”建設序幕
  邳州地處蘇北魯南交界,是聞名世界的淮海戰(zhàn)役主戰(zhàn)場,是具有光榮傳統(tǒng)的革命老區(qū),面積2084平方公里,人口156萬,是全省第二大縣。由于歷史的原因,邳州經(jīng)濟一度較為落后,因此,法院的物質裝備條件也比較薄弱,“兩庭”建設受到嚴重制約和影響。全院6個人民法庭中半數(shù)沒有象樣的審判法庭,其中2個法庭辦公用房屬危房。院機關辦公用房前樓沿街,中樓為老式的筒子樓,北部陰暗無光,白天辦公必須開燈。由于辦公區(qū)、審判區(qū)摻雜在一起,每天法院院內人聲嘈雜,嚴重影響了辦案人員和各科室的正常辦公,也嚴重影響了法律的尊嚴和審判的權威。
  2001年10月,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德彬到任后,立即與黨組一班人認真研究分析,決心改變落后局面,重塑法院形象。他們積極走訪市“四套班子”、政法各部門及相關領導,邀請全市24個鄉(xiāng)鎮(zhèn)書記、鎮(zhèn)長、部分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參加座談,在法院召開座談會征求法官意見。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調研,院黨組在“兩庭”建設方面形成共識:隨著人民法院審判事業(yè)的發(fā)展,要更好地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為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服務,就必須建設一個與審判任務相適應、與民主法制建設相適應的審判活動場所,這不僅是人民法院自身發(fā)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邳州法院原有的辦公條件已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實審判工作的需要,加強“兩庭”建設,改善執(zhí)法條件迫在眉睫;抓好“兩庭”建設,與邳州市委、市政府“五年再造一個新邳州”的宏偉藍圖相吻合,且市政府在新的行政區(qū)域規(guī)劃中對新建項目實施了大量的政策傾斜,應抓住大好機遇,乘勢而上;抓好“兩庭”建設不僅能夠為確保完成日趨繁重的審判任務、實現(xiàn)“公正與效率”主題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而且有利于樹立法院良好的形象,維護法律的神圣尊嚴。
  統(tǒng)一認識后,院黨組于2002年初確立了“一手抓審判,一手抓建設”的工作思路,明確了“兩庭”建設的奮斗目標:一是立足高起點、標準,建造一幢突出人民法院特點,既威嚴莊重,又新穎別致的審判辦公大樓;二是在官湖、碾莊兩鎮(zhèn)分別建造一個全新中心法庭審判辦公綜合樓,并以此兩個法庭為模式逐步改建所有的人民法庭,盡快實現(xiàn)規(guī)范化、規(guī)模化和現(xiàn)代化。自此,以審判辦公大樓為主線,兩個中心法庭建設為兩翼的“兩庭”建設新高潮拉開了序幕。
  健全機構,抓好建設方案落實
  為了確保“兩庭”建設順利進行,院黨組專門成立了“兩套班子”。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富才與行裝科科長、工會主席及辦公室主任組成“一套班子”,負責審判辦公大樓建設,長期吃住在工地;黨組成員、副院長方祥成與院長助理宋伯軍、紀檢組副組長及官湖、碾莊兩個法庭庭長組成法庭基建班子,負責兩個法庭的基建工作。“兩庭”建設的各項方案均由黨組集體研究確定,由“一把手”負總責。
  為了選好新址,李德彬院長率黨組一班人多次實地考查,在看中一處市交通局所屬的黃金地段后,李院長更是費盡心思,與市委、市政府和交通局領導數(shù)次協(xié)商,交通局的領導終于被李院長的真誠所感動,讓出了這塊“熱土”。2002年6月16日,邳州法院新審判辦公大樓舉行了奠基儀式。審判辦公大樓建在新行政規(guī)劃區(qū)中心,南眺徐海公路、西鄰運平路,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占地37.3畝,建筑面積14000平方米,主體高九層,擁有28個大中小法庭和與之相配套的羈押室、檔案室、法醫(yī)技術室及檢察官、律師休息室,并配備電梯、中央空調等設施。目前,審判辦公大樓正在緊張施工,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兩個人民法庭一個設在板材加工出口全國銷量第一的官湖鎮(zhèn),一個設在曾經(jīng)是淮海戰(zhàn)役主戰(zhàn)場,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碾莊鎮(zhèn),法庭皆坐落在當?shù)攸S金地段,環(huán)境優(yōu)雅,兩庭同為一圖,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主體局部4層,功能齊全,布局合理,集審判區(qū)、辦公區(qū)、生活區(qū)為一體。莊重、美觀的官湖人民法庭已于2002年12月6日竣工投入使用,成為蘇北法庭建設的一個新亮點,碾莊法庭亦將峻工使用。省高院指導人民法庭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來我院視察時稱贊我院“兩庭”建設“蘇南一流,蘇北少有”。
多措并舉,狠抓建設資金籌集
  “兩庭”建設的開展,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缺口太大。面對困難,院黨組不等不靠,想方設法,狠抓資金籌集。一是堅持依靠市委、市政府,積極爭取支持。院黨組充分認識到地方黨委、政府對法院“兩庭”建設的支持是抓好“兩庭”建設的基礎。因此,多次向邳州市委、市政府作“兩庭”建設專題匯報,及搞好“兩庭”建設對維護法律尊嚴、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意義,從而贏得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邳州市重點工程建設調度會上,市委主要領導同志專門就法院審判辦公大樓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市委書記佟明泰指出,“法院的審判辦公大樓,代表邳州市的法制形象,各部門要站在依法治市的高度,支持法院搞好審判辦公大樓建設”;市長李連玉要求土地、規(guī)劃、建設、供電等部門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切實為法院建設提供優(yōu)質服務,并指定專人負責工程建設工作。前期工程,在選址、征地、立項、規(guī)劃等手續(xù)辦理及通水通電等環(huán)節(jié),共免交各種費用200多萬元。二是積極為各鄉(xiāng)鎮(zhèn)政府、各企事業(yè)單位提供法律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贏得他們的支持與幫助。兩座中心法庭駐地的鎮(zhèn)政府為法庭無償劃撥了土地,并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三是針對財政赤字、資金困難等實際情況,堅持艱苦奮斗,“厲行節(jié)約”的原則,相繼制定完善了“財務管理”、“來人就餐”等制度,2002年全年各項費用比2001年節(jié)省了136萬元,以保證“兩庭”建設的資金。四是院領導自加壓力,勇挑重擔。為解燃眉之急,院黨組成員每人自籌資金60萬元。五是在審定設計方案時,緊扣“經(jīng)濟、實用、莊重”的標準,反復推敲每一份設計圖紙,走訪專家,吸取兄弟法院的建設經(jīng)驗,堅持好中選優(yōu),優(yōu)中求實,立足實際,決不貪大求洋,盲目投入。如院審判辦公大樓原設計的樁基是556 根,后幾經(jīng)專家論證改為501根,僅此一項便節(jié)省了資金14萬余元。
  強化監(jiān)督,精心構筑“陽光工程”
  基建領域向來是違法違紀案件的高發(fā)部位,“大樓建起來,干部倒下去”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邳州法院黨組從愛護每一個干警出發(fā),從對百年大計的“兩庭”建設出發(fā),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強化監(jiān)督力度,著力打造“陽光工程”。一是黨組成員首先對自己從嚴要求,潔身自好。要求全院干警結合“樹正氣”、“有朝氣”、“講和氣”、“立志氣”的新型院風,增強廉潔自律意識,提高拒腐防變能力。當邳州法院要蓋新審判辦公大樓的消息剛一傳出去,四面八方的建筑隊便蜂擁而至,面對“糖衣炮彈”、“軟硬兼施”,院黨組斷然拒絕,決定實行公開招標,經(jīng)過嚴格的考察和篩選,選出了一家技術過硬、信譽較好的施工單位。二是在強化自律意識的同時,加強施工財務的監(jiān)督管理。院里專門從紀檢監(jiān)察室抽調干部對工程進行全程監(jiān)督,無論是法院審判辦公大樓建設還是兩個中心法庭建設,無論是招標、投標,還是建設中購買任何材料,均由院黨組或院長辦公會集體議商,實行“陽光工程”,杜絕任何暗箱操作。實踐證明這兩項措施的出臺既有效地防止基建中腐敗行為的發(fā)生,又保證了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保證了“兩庭”建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