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反垃圾郵件立法建議研討會”上,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黃澄清表示,協調小組全體成員單位對垃圾郵件服務器IP地址采取了過濾措施后,一度對垃圾郵件的泛濫起到了良好的遏制作用,但是近期我國垃圾郵件數量確實出現了反彈。黃認為,目前我國反垃圾郵件處于無法可依的局面是造成反彈的最主要原因。
  黃澄清介紹說,在目前的技術為主的反垃圾郵件行動中,往往出現給一個用戶停權后,他會到一個新的地方繼續發送垃圾郵件。本質的原因在于發送者的成本太低,如果能夠健全相關法律,則可加大打擊力度,使發送者的成本加大,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網絡與信息安全組副組長呂誠昭副司長和全國政協委員周晉峰也就垃圾郵件問題,與反垃圾郵件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各郵件服務企業、法律專家交換了看法。
  與會代表一致表示:首先要明確垃圾郵件的定義,并要使制定出來的反垃圾郵件法可操作、不流于形式,并希望這些建議會對人大即將召開的十屆二次會議在制定相關法律時有所幫助。
  垃圾郵件如何界定?
  在會議上分發的討論資料《中國互聯網協會反垃圾郵件規范》第三條中指出,垃圾郵件包括下述屬性的電子郵件:
  (一)收件人事先沒有提出要求或者同意接受的廣告、電子刊物、各種形式的宣傳品等宣傳性的電子郵件;
  (二)收件人無法拒收的電子郵件;
  (三)隱藏發件人身份、地址、標題等信息的電子郵件;
  (四)含有虛假的信息源、發件人、路由等信息的電子郵件。
  與會廠商和專家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網絡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萬網的法律顧問婁耀雄博士指出,此規范所示均為垃圾郵件概念的外延,并未給出其內涵。事實上,美國的垃圾郵件定義也并沒有嚴格其內涵,只是更精確地給出了13項外延。婁耀雄認為,判定垃圾郵件應有兩個要件,即“不請自來”和“商業函件”。按照此標準,則在垃圾郵件中應排除私人函件,但已有法律判定非法的,比如含有色情、反動、病毒等內容的除外。
  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263集團總裁助理衛亞軍提出了免費郵件的廣告問題:有些免費郵件服務商就是靠廣告郵件來盈利的,那么這些廣告應不應算垃圾郵件?
文章出處:轉載自ChinaByte
文章作者:馮大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