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笑 - 記濱海法院立案庭單榮珍法官
作者:王汰澈 發布時間:2006-09-07 瀏覽次數:4249
想像中的法官大抵有一副很嚴肅的面孔,見到濱海法院立案庭的法官單榮珍,我知道自己錯了。
當我說明來意,她微笑著說,“我沒什么可寫的,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然后任我怎么問,她只是平和地笑著,再不說話。
似乎,她真地沒什么可寫的。
每天,她所做的工作就是,群眾來起訴了,她對訴狀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進行審查,審查合格后立案。有訴狀不合要求的,她就認真幫助修改。多少次,正準備下班,又有當事人來,她依然是微笑著接待,耐心回答當事人的咨詢。她認為應該為當事人提供盡可能的便利,遲點下班算不上什么。
每天,她說的最多的幾個詞是“請問”“請稍候”、“謝謝”。每次上班后,她一坐就是半天,一天下來,她感到最累的是腰和手,腰是活動太少,而手是活動太多。一年3000多件案件,對每一件案件,她都仔細審查;對每一個當事人,她都笑臉相迎。這一干,她就干了9年。9年來,她幾乎沒有請過一次假,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半年前她冒著大雨騎車上班,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骨裂,“被迫”休息兩個月,尚沒有痊愈,又上班,同事問她為啥急著上班,她笑著說:“在家悶著,難受!我不上班,我的工作又得麻煩別人。”
有一次,一對小夫妻到立案庭離婚。丈夫好賭,曾被判刑,出獄后舊病復發,妻子苦勸無效,于是到法院起訴。丈夫本不想離,但又怕丟男人臉面,也橫著心同意。單法官在為他們立案時了解這一情況,于是把他們請進辦公室。一番入情入理的教育,讓丈夫主動向妻子道了歉,并寫下保證書,望著這對夫妻終于親熱地走出立案大廳,單法官欣慰地笑了。不久,這位丈夫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說單法官的笑很慈愛,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喚起了他做人的尊嚴和自信。
對于贍養、撫育這一類涉及親情的案件,凡是她感覺到有調和余地的,她總是熱心地進行訴前調解。她認為親情是最珍貴的,一旦訴訟了,親情總會受到傷害。她說,每每調解成功,她總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源于她對這份工作的摯愛。
有人勸她,都54歲了,可以換一個輕松的工作,享享清福,但她認為任何一種工作都需要人做,自己都快退休了,更沒有和組織上討價還價的資格。站好最后一班崗是她的目標和追求。
微笑的單法官,每天用平實的言行履行著自己的工作職責,實現著濱海法院司法為民這一神圣的諾言。
“立案庭是法院的窗口,她是立案庭的窗口。”濱海法院院長胡勇曾經這樣說過。
單法官是普通的,普通的如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就是一百多名和她一樣普通的法官,使濱海法院獲得了“全省人民滿意法院”光榮稱號。
鮮花和掌聲,應該送給她以及和她一樣的法院法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