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間,執行各類案件2287件,執結案件數在全市法院執行系統中最高,且無一件信訪上訪;7年間,累計工作時間超過16000個小時,轄區街道村莊、田間地頭、繁華鬧市大都留下他的執行足跡。

 

他,就是宿遷市宿豫區司法警察大隊執行中隊隊長張曉坡。自2007年進入執行局,并非科班出身的張曉坡虛心學習,潛心鉆研,歷經磨練、沉淀,完成了從“門外漢”到執行尖兵的華麗蛻變。

 

進無止境 變身執行專家

 

1998年,宿豫法院公開招錄法警,張曉坡以優異成績考入,并先后在法警大隊、基層法庭、裝備科、民庭工作。2007年張曉坡被調入執行局工作,這一干就是7個年頭。

 

執行工作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作為剛到執行局的“新人”,張曉坡深知執行工作是業務性較強的工作,處在矛盾激發的風口浪尖,稍有不慎很容易引發更大的矛盾。于是,張曉坡從整理卷宗、送達文書等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打牢自己的基礎。在平日工作中,張曉坡虛心向老執行員學習,并注意觀察老執行員的言行舉止,從中“偷學”到不少經驗方法。工作之余,張曉坡還購買、閱讀大量的法律專業書籍,豐富自身理論功底。同時,張曉坡還將自己學歷“升級”,通過成人高考陸續完成了大專和本科的學業。

 

踏實肯學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使張曉坡迅速適應角色,逐漸融入執行工作中,并從當初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很多頗為棘手的執行案件都在他的手上一一得以化解。在張曉坡執結的2000多件案件中,無一件上訪信訪,真正做到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統一。張曉坡的勵志故事至今仍在全院干警中廣為流傳,成為干警學習的模范,被大家親切稱為“勵志哥”。

 

恪盡職守 用真心換民心

 

張曉坡經常說“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好本職工作是我的本分。” 自從進入執行局之后,張曉坡基本沒有享受過“午休時間”,“白加黑”、“5+2”模式也都是時常發生。這樣的動力都是源于以群眾為中心的為民情懷。

 

去年年底,因包工頭李某拖欠農民工工資,拒不履行義務,張某等9名農民工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看到農民工兄弟無奈與焦急的眼神,張曉坡痛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起拖欠農民工工資、逃避執行的案件執行到位。接手該案后,張曉坡第一時間通過各種途徑尋找被執行人,但因李某原來居住的房屋已賣給他人,故而一直未能找到李某本人,且沒有發現可供執行財產,該案陷入困境。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曉坡了解到被執行人李某新買的房屋地址,為了盡快為張某等9人討回血汗錢,張曉坡帶隊于凌晨3點趕至李某現在居住的小區,將正在被窩里睡覺的李某堵個正著。在張曉坡耐心勸說和法律的強制威懾下,最終,李某家人來法院當場支付了拖欠張某等9人的工資款10萬余元。送走9位農民工兄弟后,張曉坡長吁了一口氣,在猛喝一杯水稍作休息后,又繼續埋頭于其他案件當中。

 

沒有豪言壯語,卻有實際行動;不計個人得失,用真心換民心。同事們都說張曉坡工作起來像頭“老黃牛”,勤勤懇懇,毫無怨言;當事人都說張曉坡是一心為民、“讓人踏實”的好警官。2013年,張曉坡共執結各類案件325件,執行到位標的2529萬元,個人執結案件數已連續多年位列全市執行條線前茅。            

                         

 

風雨兼程 七年默默堅守

 

執行工作是法院的核心業務之一,同時也是一份工作量重、壓力大的“苦差事”。特別是近年來,法院受理案件急劇上升,被執行人規避執行手段日趨隱蔽,使得一直存在的“執行難”變的難上加難,執行人員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考驗。

 

“最怕的還是當事人不理解,經常會因此遭受嘲諷辱罵,面對當事人的情緒宣泄,也依然要保持平和,耐心做好解釋溝通工作。”說到這里,張曉坡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工作中,張曉坡將疏導當事人情緒、化解矛盾等工作貫穿于執行工作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實現法院執行工作的社會效益最大化。一次,在執行一起學校債務危機案件中,74名申請執行人情緒激烈,為使執行效果最大化,張曉坡先后做了不下于70次協調,然而有些當事人卻不領情,當面質問其是不是收了學校的好處,這讓張曉坡心里很不是滋味。“這也是執行工作的一部分,雖然有時感到委屈,但如果換位思考,站在當事人角度看問題,心里也就慢慢釋然了。”張曉坡說。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經過七年的磨練,如今的張曉坡比當初多了份從容和淡然,不變的是七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不簡單就是重復把簡單的事做好,不平凡就是反復把平凡的事做好。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張曉坡連續多次被宿遷市中院評為優秀司法警察,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并先后10余次獲得市、區“規范執法標兵”、“十佳人民滿意政法干警”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