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交通事故受傷后,如在訴訟階段需要進行傷殘鑒定,通過江蘇法院委托鑒定機構電子信息平臺輸入法醫臨床,就能迅速查到江蘇省內外所有法醫臨床類鑒定機構,再輸入南京,即可以查到南京地區的法醫臨床類鑒定機構,點開各鑒定機構,所有鑒定機構的詳細信息全部列出。

  這是《法制日報》記者4月8日上午從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上進行的現場演示中看到的情景。

  依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確定委托鑒定機構的意見》,江蘇高院將在全國率先建立統一使用的委托鑒定機構電子信息平臺,4月9日起面向全國接受各類鑒定機構報名,并進行驗證。

  原有方式有三不足

  江蘇高院新聞發言人王明新介紹,目前法院委托司法鑒定數量逐年增多,2013年已達45743件,涉及的鑒定類別達到42個,其中委托法醫臨床類鑒定案件最多,為31504件,占68.87%。與此同時,各類鑒定機構也飛速發展,僅江蘇就有3000家以上。

  “過去主要由各中級法院編制分類隨機備選機構名錄或委托鑒定機構信息庫,起到規范委托鑒定行為,防止承辦人員隨意確定鑒定機構和隨機選擇機構范圍等問題,方便了當事人和人民法院選擇確定鑒定機構。”王明新說。

  但隨著形勢的變化,這種方式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部分鑒定機構被排除在備選名錄之外、法院對鑒定機構暫停委托或停止委托缺乏明確依據、公開程度不夠三方面。

  據了解,鑒定機構較少的地區大多數機構能列入隨機備選機構名錄,機構較多的地區由于法院對鑒定機構資質等級、執業人員、注冊資金等有一定門檻,一些機構不能被列入隨機備選機構名錄。各地法院對違規鑒定機構做出暫停委托或停止委托決定的依據不一、尺度不同,對鑒定機構類似的違規情形,不同法院常做出不同處理,影響了法院的公正性。由于缺乏統一發布平臺,各地法院隨機備選機構名錄常通過不同媒體對外發布,零散而不完整,不便于當事人查詢。還有極少數法院工作人員存在直接指定、變相指定等違規行為。

  不再額外附設門檻

  據了解,2005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確定,國家對法醫類、物證類、聲像資料3類司法鑒定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制度。而目前,江蘇法院系統涉及的鑒定類別已包括電子數據、工程質量安全、環保、會計、文物、質量檢測等42類,大部分經濟、技術領域的鑒定機構由相關行業協會管理,甚至個別鑒定機構還未納入到行業協會管理。

  決定中所明確的“司法行政部門主管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目前還沒有完全建立。此外,由于行業壟斷和壁壘問題突出,收費標準不統一,鑒定結論人為干預因素較多,各類爭議頻繁發生,還直接影響到鑒定機構的中立性、權威性和公開公正。

  江蘇高院技術處處長蘇華介紹,平臺建立后,法院將公平對待每一個鑒定機構,不再附加法律、法規及相關行業規定以外的條件設置門檻,鑒定機構不會因行業資質等級低、執業人員少、注冊資金不足等被排除在外。每一個訴訟當事人都可在選擇鑒定機構前,直接登錄江蘇法院網的信息平臺查閱,并可按照鑒定類別、所在地區、資質等級、執業范圍等4個選項檢索,以滿足需求。

  今后,江蘇全省法院將停止通過各市中級法院編制委托鑒定機構名冊的做法,雙方當事人可以在電子信息平臺內,對鑒定機構或隨機選擇的范圍進行協商。協商一致的,法院應當準許,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愿;協商不一致的,在電子信息平臺內當地相應類別的全部機構中隨機確定,防止法院工作人員直接指定、變相指定鑒定機構等腐敗行為的發生。

  設失信機構退出制

  江蘇高院此次研究制定該意見前,征求了江蘇省政府法制辦、省司法廳等部門意見。為了進一步規范鑒定機構的鑒定行為,保證鑒定結果公正、客觀,規定鑒定機構在進入電子信息平臺時,應就規范廉潔執業、期限內結案、按規定出庭、合規收費及司法援助等做出承諾,并對違反承諾的設立了法院暫停委托或停止委托的失信機構退出制度。

  “法院在使用層面對失信機構暫停委托或不委托,是對法院委托行為的規制,不是對鑒定機構的行政懲戒。”王明新表示,涉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中的3類鑒定機構違規違法問題,將通報司法行政機關司法鑒定管理部門處理,行業協會管理的鑒定機構違規違法問題,目前將暫時采用發送司法建議方式通報和作出處理建議。

  據了解,江蘇高院在全國首次采用委托司法鑒定網上公開模式,是繼在淘寶網公開網上司法拍賣之后,再次撬動訴訟領域涉中介機構的司法改革創新,司法鑒定機構或面臨重新洗牌。